一旦吃下清华控股手中那20%股权,中天城投(6.68 -2.05%,买入)(000540.SZ)眼下与清华控股在中融人寿平起平坐的局面就将被打破—中天城投一跃至第一大股东,持股高达40%;清华控股出局。
成败与否,中天城投在此一搏。
9月5日,中天城投全资子公司贵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金控”)与清华控股签署了一纸协议,竞拍后者所公开转让的20%中融人寿股权。为表决心,贵阳金控支付的竞拍诚意金就高达6亿元。
增持中融人寿,中天城投看上的是那一纸保险资质牌照,这也是其推进“金融全牌照”计划内的重要一环。
时代周报记者试图联系中天城投梳理其转型路径—近两年,中天城投在“大金融”领域排兵布阵,遍地开花。其在“大金融”布局及收益上的成效及不足有哪些?在“大金融”战略发展的同时,老牌贵州地产寡头中天城投仍将地产作为公司转型期的主业,对地产的同步发展有何计划?
烫手的决定?
在外人眼中,这或许是一个烫手的决定。2010年3月成立的中融人寿,正面临偿付能力不足带来的窘迫局面。
今年7月29日,中融人寿发布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16%,业务净利润-1.089亿元,业务现金流-16.45亿元。流动性覆盖率必测压力情景1为1045.66%,情景2为1378%。截至二季度末,中融人寿净现金流出大约6.8亿元,而上个季度末还是净流入大约6亿元。
这是一组危险的指标值。事实上,因万能险大规模增长,中融人寿在2015年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就已跌为64.72%,未达到监管要求的最低100%的水平,已处于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
这一年,中融人寿在二级市场疯狂举牌上市公司而被誉为险资新贵,一度持有21家上市公司股份,其中真视通(80.68 -4.85%,买入)、天孚通信(36.00 -4.31%,买入)和鹏辉能源(31.80 -7.02%,买入)等1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了中融人寿的身影。
今年一季度,中融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跌至-18.22%,在风险综合评级中连续被评为最低的D,并被保监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截至目前,中融人寿已被责令停止开展新业务,暂停增设分支机构,不得增加股票投资等。
中融人寿经营陷入困境,高管出现波动。今年5月3日起,王天有中融人寿董事、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职务被暂停。其曾在去年被推选为中融人寿董事长,但被保监会驳回。
因业务受禁,中融人寿预计,今年三季度公司净现金流出 3.05 亿元,占 6 月末认可资产 317.82 亿元的 0.96%,公司经营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但总体可控。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中融人寿多番自救大动作中,股东们早已出现意见分歧。在清华控股决定撤退之前,股东芜湖隆威工贸也已全身而退,而股东报喜鸟(4.69 -3.30%,买入)、神力等先后转让了部分股权。
所谓富贵险中求,也正因为中融人寿的经营不善,才让后来者中天城投有了机会。去年11月份,中天城投通过收购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而间接持有中融人寿20%股权,与清华控股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
“目前,中融人寿经营状态不太好,清华控股想卖掉股权,估计参与竞拍者不会多。”中天城投董秘谭忠游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它经营得很好,(我们)当初也不好拿到2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