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即遭破发之后,股价迎来“先破后立”,截至昨日收盘,上涨13.1个百分点,报收19元。
分析人士指出,小米是一家重构了人(用户)、货(产品)、厂(供应链)、场(零售渠道)全产业链的新型科技消费品公司。基于以流量经营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小米仅用七年就从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为年营收突破千亿元人民币的现象级企业,并正积极推动中国传统的消费品产销生态进行效率优化的变革。此次小米集团登陆港股,并将于近期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环球综合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等相关指数,尽管上市首日股价遭遇破发,昨日的大幅反弹则彰显出市场对其依然报以信心,进一步反映出投资者对于小米集团内在价值的肯定,在此助推下,A股市场小米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也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数据统计发现,昨日,A股小米概念板块整体上行,板块中共有37只成份股实现上涨,在所有可交易股中占比74%。具体来看,森霸传感、全志科技两只个股收获涨停,共达电声、顺络电子、京泉华等3只个股紧随其后,昨日涨幅也均达到5%以上,麦达数字、奋达科技、同益股份、宇环数控、领益智造等5只个股昨日也均上涨3%以上,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资金面上,场内大单资金的积极关注或成为板块上行的动力之一,昨日板块中共有25只个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其中,森霸传感(6673.68万元)、欧菲科技(2355.16万元)、三环集团(2292.97万元)、全志科技(1816.85万元)等4只个股昨日大单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均达到1亿元以上,上述4只个股昨日吸金共计1.31亿元。
对于小米概念板块未来投资策略,国泰君安指出:
首先,智能手机是小米生态体系的核心流量入口,而出货量的爆发式增长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小米体系核心供应商,包括ODM厂商、电池、面板、摄像头模组、机壳等众多产业链内均有望出现重量级公司。
其次,小米参股投资了100多家生态链公司,2017年生态链产品销售总额翻倍至200亿元,这些生态链公司已经形成“竹林效应”并日益繁荣,小米生态链终端产品公司是除供应链之外的第二大受益群体,这些企业有望借助小米庞大的用户群和相对成熟的产品方法论迅速做大做强。
第三,小米独特的盈利模式使得互联网业务对小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小米已经布局MIUI、影视、互娱、金融、云服务五大板块,正在围绕3亿MIUI核心用户群和8500万IoT联网设备用户积极探索变现途径,建议重点关注小米游戏和广告等两大增长最快的板块相关业务合作企业。
最后,新零售领域:新零售的战略核心是不断优化流通和推广环节,实现产品全链路的高效率运营,目前小米之家全国门店数已经突破300家,与小米渠道深度绑定的公司、线下分销商、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有望分享小米新零售扩张的红利。
机构评级方面,近30内共有25只小米概念股受到机构推荐,其中,视源股份(4家)、蓝思科技(3家)、水晶光电(3家)、开润股份(3家)等4只个股均受到3家及3家以上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推荐评级,后市投资机会受到机构扎堆看好。
视源股份跟踪报告之三:教育业务,云起龙骧,AI赋能
视源股份 002841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刘凯 撰写日期:2018-06-27
视源股份:中国教育信息化第一龙头。视源股份作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龙头企业,希沃智能交互平板是公司的核心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希沃”品牌市占率位列第一,而海外市场交互平板代工空间巨大。2017年视源股份教育信息化业务收入为41.7亿元,我们预计教育业务2018-2020年收入为57.6、78.3和103.4亿元,3年CAGR为35.3%。好产品、强渠道、广数据构筑视源股份教育业务的长期壁垒。
教育信息化行业:三大动力驱动海量市场,K12信息化规模巨大。政策红利、技术进步和高 考教改驱动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6000亿元。教育信息化市场中,K12、幼教和高校市场份额分别约为76%、18%和6%,K12信息化市场规模巨大。视源股份成长空间巨大,短期看交互平板渗透率提升,中期看三务业务积极拓展,长期看AI精准教学。
教育业务短期布局:提高交互平板行业渗透,升级平板产品性能。交互智能平板作为班班通和教室教学环节的核心组成部分,产品壁垒主要体现在(1)硬件产品可靠性、精确性、易用性和智能性;(2)工具应用软件的用户粘性。目前行业渗透率不足20%,希沃交互平板增长动力持续。此外,希沃将持续深耕大尺寸交互显示设备和录播平板等高配置设备,普通平板均价约1万元,而录播平板均价约2-3万元,未来普通平板向录播平板升级将驱动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教育业务中期布局:由“三教”向“三务”转变。三教战略聚焦教室中的教学场景,三务关注校园全方位信息化需求。(1)学务:推出电子班牌、电子书包等产品,希沃电子班牌单价约4000元,2018年预计贡献2亿元收入;电子书包单价约2000-3000元,每个班级约需配备50台,单教室收入可提升至10-15万元。(2)教务:通过提供软件应用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如能够对教室信息化水平进行分析的“希沃信鸽”、对学生在校数据进行家长端推送的“班级优化大师”。班级优化大师2018年付费用户规模有望突破300万人,贡献超过3000-5000万元收入。(3)校务: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校园信息进行管理整合,利用“希沃”硬件设备的入口优势,对学生及教师的物理数据和教学行为数据进行搜集管理,提供更为多元的数据增值服务。
教育业务长期布局:AI赋能助力精准教学。希沃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份80万间教室,数据来源广度和累积数据规模全国领先。希沃通过研发多款教学应用“发现教学小数据”,在贵阳一中等学校,希沃提供的分析数据已成为管理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为未来希沃进行AI赋能的精准教学奠定基础。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我们维持视源股份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60、12.95和17.03亿元,维持2018/19/20年EPS为1.47、1.99、2.62元。公司作为中国教育信息化龙头企业,未来教育业务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液晶显示板卡收入下降、交互智能平板拓展缓慢、汇率波动。
蓝思科技:玻璃盖板龙头再次迎来美好时代
蓝思科技 300433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欧阳仕华 撰写日期:2018-03-07
“颜值+功能”双管齐下,玻璃盖板迎来爆发
盖板玻璃将是5G 时代来临前,消费电子行业最大的机会之一。首先,消费电子微创新时代下,“颜值”需求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因素,玻璃关注度不断提升。其次,无线充电+5G 时代,非金属机壳中玻璃是目前成本最低,功能契合最好的材质。最后,玻璃盖板工艺难度高,龙头壁垒牢固。玻璃盖板从2.5D 到3D,从前盖到后盖,ASP 大幅提高。公司扎根盖板玻璃领域超25 年,受益玻璃市场的量价齐升,迎来又一个最好的时代。
玻璃盖板进入壁垒高,公司为行业龙头企业
过去4 年公司持续进行前瞻性研发投入,迎接双面玻璃、3D 玻璃大趋势,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 亿元。产能利用率稳中有升,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在经历前期布局的磨合期后公司的盖板业务开始迈入收获期。公司的客户逐渐走向多元化,涵盖国内外一线厂商,公司来自国内客户的营收有望持续提升。
未来战略布局:整合资源从1 到N,延伸产业链布局未来
公司正在实现从1到N 的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除了在非金属外观件上的玻璃、陶瓷、蓝宝石等的积极布局,也包括整合触控资源,提供触控贴合盖板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力争成为平台化业务厂商。公司开启自动化改造,大幅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并有效减少了劳动力,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风险提示
一,消费电子整体出货量下滑,导致盖板市场需求不达预期。二,手机机壳去金属化不达预期,导致玻璃后盖提换需求不达预期。三,OLED 需求不达预期,导致3D 玻璃盖板需求不达预期,同时竞争对手扩产导致整个行业产能过剩。
行业趋势明确,估值吸引力强,龙头地位明确,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17/18/19 年公司净利润为22.56/34.28/45.15 亿元。根据我们绝对估值的结果,公司合理价值为33~58 元/股,目前股价为27.30 元,安全边际较高。相对估值法,可比公司17~19 年PE 的均值为28.2/16.4/12.5 倍。行业趋势明确,估值具备很强吸引力,过去几年公司已经构建较高壁垒。公司作为盖板龙头充分受益手机外观去金属化趋势,我们给予蓝思科技2019 年目标PE 25倍,对应合理估值为43 元。给予“买入”的评级。
水晶光电:投资收益增厚利润,下半年新品备货将带动业绩爆发
水晶光电 002273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谢恒 撰写日期:2018-07-04
业绩上调主要由减持日本光驰股份获得投资收益贡献:本次业绩预告向上修正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减持了日本光驰90.10万股股份,预计获得约1.3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收益计入公司当期损益,使得公司2018年半年度业绩增长超于预期,同时对于全年业绩也有所增厚。
减持不改第一大股东地位,继续看好光驰在光学产业链核心地位:公司对日本光驰的总投资额为1.97亿元,持股占比18.48%的股权,此次减持2.03%后依旧为日本光驰第一大股东。我们判断此次减持主要用于新品扩产以及参股公司股权的收购,公司继续看好光驰在光学、触控面板镀膜设备及设备核心部件领域的核心地位,合资公司晶驰光电业务进展也十分顺利。
进入大客户新品备货旺季,期待下半年业绩爆发:如果不考虑1.34亿投资收益,公司主业同比基本持平,即二季度已经出现一定改善。我们认为,公司今年最大看点在于下半年,大客户三款新机都将搭载3DSensing,随着备货旺季的到来,发射端WLO准直镜头镀膜以及接收端窄带滤光片需求十分旺盛,同时公司今年还切入了前置TOF中的IRCF,目前订单十分饱满。另外,小米、OPPO和vivo结构光、TOF产品的发布,也确认了国产3DSensing的趋势,受益明后年国产3DSensing的爆发,公司业绩弹性将更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18-20年公司净利润为6.3(含1.34亿元日本光驰股权投资收益)、7、9.1亿元,实现EPS0.73、0.81、1.06元,对应PE为17.1、15.4、11.9倍,基于公司近两年较快的业绩增长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开润股份:借力小米产业链,自主品牌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开润股份 300577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糜韩杰 撰写日期:2018-05-24
公司经营表现靓丽,17年及18Q1业绩均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17年营收增长49.8%至11.6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58.8%至1.33亿元,业绩快速增长源于B2C收入增长120.0%,B2B收入增长20.2%。18Q1营收增长88.2%至4.16亿元,源于B2C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长25.3%至3453万元,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主要因17Q1获得政府上市奖励。
借助小米产业链资源,公司B2C业务持续高增长 国内旅行箱市场空间大,竞争者较弱,公司依靠90分旅行箱迅速抢占市场,B2C业务爆发式增长,17年B2C收入120%高速增长,占公司营收比达44%。90分的成功源于高品质及高性价比,并借助小米流量迅速起量。未来公司还将丰富产品品类,并推出稚行品牌聚焦于儿童出行,推出悠启聚焦于泛出行领域,一方面尝试复制爆款单品增长逻辑,另一方面提高产品连带率和消费客单价。此外公司将拓展多元化渠道以打开B2C成长空间。
传统B2B业务稳健增长,新客户拓展注入新动力 17年公司B2B业务收入实现20.20%的增长,保持稳健较快增长。公司与国际大客户合作关系稳定,前4大客户占B2B业务比重超过70%。公司通过精益生产提高效率、通过全球渠道布局和产能布局提升自身的销售和生产竞争力。拓展新客户资源有望带动B2B业务继续稳健增长。
18-20年业绩预计分别为0.87元/股、1.32元/股、1.85元/股 预计B2C业务不断拓展品类及渠道,借助小米产业链继续快速增长,B2B业务保持稳健增长,预计18-20年EPS 0.87、1.32、1.85元/股,最新收盘价对应18年市盈率51倍,短期估值偏高,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激烈,旅行箱单品增长不及预期;品类扩张不及预期,增长空间受限;过于依赖小米渠道,新渠道扩张不及预期,缺乏新流量引入。
欧菲科技:拥抱光学大时代,打造光学大平台
欧菲科技 002456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王国勋 撰写日期:2018-04-08
推荐逻辑: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消费电子领域的产业机遇已由增量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以双摄像头和3D sensing 为代表的光学领域创新是消费电子领域最好的行业之一。欧菲科技凭借其强大的执行力和光学大平台布局,光学业务收入规模占比快速提升,2017 年占比达到约50%,未来2-3 年将持续受益光学革 命红利,成为公司业绩高增长核心驱动力。
光学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双摄加速渗透,3DSensing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基于以下四个方面,我们看好光学行业成为未来消费电子领域最好的行业之一:1)光学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双摄是未来智能手机标配,预计2020年双摄市场规模将达1012 亿元;3D Sensing 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预计全球智能手机3D Sensing 市场规模到2020 年将达到约104 亿美元;2)摄像头模组厂商国产转移趋势明显,产业链各细分行业逐渐向龙头集中,平台型企业率先受益;3)光学行业尤其是光学镜头行业相比消费电子其他行业具备较高的ROE 水平;4) 高技术与资金壁垒构筑光学行业护城河,大型厂商受益。
尽享光学行业红利,三大战略保证公司光学业务持续高增长。基于以下三个方面,我们认为光学业务是公司未来收入增长与盈利提升主要驱动力:1)产品结构升级,从单摄到双摄到3D Sensing,公司双摄产能和良率居国内前列,2018 年有望迎来业绩爆发,在3D Sensing 领域已与以色列Mantis Vision 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向上游光学镜头等高毛利领域延伸;3)收购索尼华南厂,切入国际大客户前置摄像头产业链,协同效应有望带动公司2018 年切入大客户后置摄像头与3D Sensing 产业链。
传统业务亮点十足,汽车电子蓄势待发。1)OLED渗透加速,外挂式触控薄膜重回主流,公司自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薄膜式触摸屏出货量全球第一,触摸屏业务有望重回高增长;2)指纹识别方面,屏下指纹识别是趋势,公司将重点布局光学式和超声波指纹识别,通过与先进算法公司合作具有深厚技术储备;3) 汽车电子新蓝海,公司布局智能汽车打造“双轮驱动”新引擎,通过外延并购在HMI、ADAS、车身电子等方面实现硬件量产出货,即将迎来爆发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 亿元和31.6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63.8%。公司作为消费电子龙头成长空间巨大。给予公司2018 年35 倍PE,对应股价29.4 元,维持“买入”评级。
三环集团:研发智造打造高壁垒先进材料专家,内外并举迈向千亿市值
三环集团 300408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刘翔 撰写日期:2018-07-10
市场对于三环集团的认知偏差与事实:
1、市场认为三环集团成长性主要来自于陶瓷背壳,下游品牌厂商是否使用陶瓷背壳具有不确定性,认为三环集团未来业绩缺乏确定性。
事实:三环集团为先进材料专家,而非陶瓷背壳企业。陶瓷手机背壳只是三环集团的一小部分业务,2017年陶瓷背壳收入约5亿元,收入占比约16%。目前Oppo、小米MIX2S已经开始在高端机上使用陶瓷背壳,产品推出后销售火爆;三环集团能够提供渐变色、间色、彩色等多种差异化方案,后续Vivo、华为与其他厂商有望跟进,趋势明显。
除了手机陶瓷背壳外,三环集团还有陶瓷光纤插芯与套筒业务、陶瓷封装基座业务、MLCC业务、陶瓷基片业务、燃料电池业务、压电喷射阀业务、陶瓷劈刀与电子浆料等业务,产品生命周期长、公司竞争力强,正处于国产进口替代加速期,未来成长确定性强。
2、市场认为三环集团业务品类有限、细分市场空间较小,缺乏长期成长性。
事实:三环集团基于材料+设备+工艺的共性技术构建高壁垒,产品具备共性技术,公司加强研发,未来产品可拓展性强;公司产品中陶瓷封装基座市场空间100亿元以上,MLCC空间100亿美元,陶瓷背壳市场空间200亿元以上,现有产品有足够的市场空间;产品布局与梯度看,三环集团现有产品梯度合理,成熟稳定类产品包括陶瓷光纤插芯、电阻、接线端子,提供稳定现金流;快速成长类产品包括消费电子外观件、陶瓷封装基座、MLCC、陶瓷基片、燃料电池、陶瓷劈刀、电子浆料、压电喷射阀,推动公司中期稳健成长;储备类产品包括电堆等模组产品与新材料产品,奠定公司长期成长。公司已经成为先进材料平台,未来通过内生和外延进一步拓展品类与市场,具有望成为千亿市值的全球先进材料龙头企业,具备持续稳健的成长性。
核心逻辑:本报告从行业分析、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三环集团业务体系进行了全方位分析。
1.行业分析:先进陶瓷行业包括结构陶瓷与功能陶瓷,千亿美金市场空间,市场空间足够大;目前先进陶瓷行业目前处于国产加速替代阶段,从中低端往高端拓展,扩充产品品类,提高市占率。
2三环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三环集团不仅为先进材料专家,更是设备专家、工艺专家。通过材料+设备+工艺构建高壁垒,通过共性技术拓展产品品类,成立三环研究院,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护城河硬实力突出;公司激励机制灵活,文化务实有效,精益管理到位,软实力与硬实力匹配,内生外延拓展性强。
3三环集团业务分析:三环集团产品梯度有序,稳健成长;公司成熟稳定类产品带来现金流;快速发展类产品推动公司中期稳健成长;储备类产品点定位未来发展基础,带来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与评级:预18-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22/19.82/25.02亿元,EPS分别为0.87/1.14/1.4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28/20.19/15.99倍,给予2019年利润30倍估值,给予34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速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研发与销售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