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如果真能实现整合,则将成为国内水稻种子行业排名第二的巨头。兴业证券指出,2016年,大北农水稻种子收入5.3亿元,荃银高科水稻种子收入4.2亿元。两者合并的话,主力水稻种子业务体量可达9.5亿,成为仅次于隆平高科的第二大水稻种子巨头。
包括陈金节等在内的公司重要股东也对整合抱有期待,陈金节就表示,“荃银高科如果能跟金色农华进行合并的话,我是完全赞同的。这一方面符合种业发展强强联合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种业公司。而且,两家公司的互补性非常强,我们擅长研发,他们擅长销售,我们国际市场做得好,他们国内市场做得好。”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上述可能,关键是大北农方面能在荃银高科的上市公司层面发挥作用,但目前他们也被排除在了董事会之外,对于荃银高科的战略发展方向也发挥不了实质性的作用,问题又回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死结上来。
当然,强行改组董事会也是一种方式。根据荃银高科《公司章程》,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公司须在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月以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作为持股比例达16.61%的第一大股东,“中植系”完全可以通过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方式,强行改组荃银高科本届董事会。
今年7月18日召开的三维丝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就曾上演过这样的戏码。此前被踢出董事会的公司第一大股东罗红花向公司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提交了包括罢免廖政宗、丘国强、张煜、王荣聪四名董事在内的多项临时议案,最终通过这次临时股东大会强行改组了三维丝董事会。
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便如此,在目前的监管环境和舆论环境下,“中植系”作为一家金融机构,这样做显然不合时宜。喻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我们无意董事会的控制权,我们希望不要因为股权斗争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产业背景、没有上述顾虑的大北农方面成为最有可能揭开死结的那一个。目前,大北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9.91%,只要再稍作努力,越过10%的门槛,就可以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强行改组董事会。而且,第二次增持荃银高科后,大北农方面也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股份权益发生变动的可能。即使持股原地不动,如果能跟其他重要股东结成一致行动人关系的话,大北农方面也可以通过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方式强行改组董事会。
最有可能与大北农方面结盟的或许还是“中植系”。但是,喻炜明确表示这不可能,“谁对荃银高科的发展有利我们就支持谁,但我们不会跟任何一方结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大北农一公司高管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也对推动荃银高科董事会换届一事显得非常谨慎,他表示,我们买入荃银高科股权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优势互补,推动两家公司的发展,同时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促进中国种业的发展。至于未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只能说一切会以两家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