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自由开放度持续扩大
中国外贸出口的先导指数仍在回升。
8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4.7,较上月回升0.9。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8.7,回升1.8;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回升2.1、2.1至38.4、44.5,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回落0.1至27.9。
白明认为,7月份的先导指数、信心指数、订单指数、经理人指数全面回升,预示着短期尤其是8月外贸日子可能会好一些。进口方面,他预计未来几个月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是继续两位数的回升可能性不大。
“整个外贸有逐步好转的迹象,7月份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尤其是出口;8月份进出口数据双双回升,而且进口数据两位数的增长,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迹象,但是还不能认为我们的外贸走出低谷了,因为我们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白明认为,长期看,外贸尚未形成数据上的回暖趋势,但随着自贸区的扩围与G20外贸成果的达成,中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正在持续扩大。
他表示,近期新批了7家自贸区,尽管这些自贸区5家都在中西部,很难在短期内对外贸数据形成提振作用,但作为整个中国开放性经济的重要举措,中国的贸易正在从先行先试转向更全面、深入的开放,未来将进一步向探索自由贸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上发展。
此外,刚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上,通过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白明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但在WTO多哈谈判难以实质性突破的背景下,希望通过G20上述战略绕过部分国家在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瓶颈,曲线推进全球的自由贸易。
“未来我们既然不能全面推进,那么我们就成熟几个推进几个,《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在贸易便利化、贸易融资、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7个方面制定了行动方案,希望通过这种手段从另一个方面加快全球贸易的发展。”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