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中所占的份额均已超过30%,且比重不断上升,其利益诉求自然不容忽视。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始终强调多元平衡,强调要充分尊重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意见,求同存异,要在全球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中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众所周知,我国2016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发布了G20历史上第一份贸易部长声明。在这份声明中,我国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享参与价值链的好处,主动提出了“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倡议,引领G20各方同意通过能力建设、促贸援助、推广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促进全球价值链包容协调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享全球化成果,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这一倡议不仅大幅提升了G20机制的包容性,同时也为落实WTO《内罗毕部长宣言》帮助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全球贸易有关承诺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三, “中国方案”倡导互利共赢。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促进全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坚定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2013年以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世界关注。“一带一路”并非一套约束性规则,而是一个鼓励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中国倡议”。2015年3月,三部委(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文件清晰阐释了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思路,其核心理念就是“互利共赢”。我国将与沿线国家围绕“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目标在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特别强调,“一带一路”要“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第四, “中国方案”力求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是个浩大工程,要把现有的诸多机制和平台充分调动起来,必须本着务实合作精神,切实推动各类机制和平台提高效率、加强约束。新世纪以来,中国为此不懈努力。多边层面,WTO2013年12月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后,中国积极推进该协定具体内容的实施。2015年9月,我国完成其中《贸易便利化协定》(TFA)议定书的国内核准程序,于9月4日向WTO递交了接受书,成为全球第16个接受TFA议定书的成员。2015年12月,为推动WTO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国代表团主动提出中国方案,促和、促谈、促成,并在会前提供资助,与WTO秘书处和肯尼亚政府共同举办了最不发达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圆桌会议,中方代表团在圆桌会议上介绍了中国加入WTO及对外开放的经验,受到与会40个最不发达国家代表的一致好评。
区域层面,我国积极助推各类合作平台。以APEC为例。2014年我国主办的APEC北京峰会通过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两份重要成果文件,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等里程碑式文件,力促APEC取得实质性进展。“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其实最早由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于2004年提出,拟在APEC现有21个成员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型自由贸易区,该提议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一度被搁置。2014年11月,APEC北京峰会将FTAAP列入正式议事日程,并在最终通过的“北京路线图”中明确指出“亚太自贸区不仅仅是狭义范畴的自由化,它将是全面的、高质量的,并且涵盖下一代贸易投资议题”。此后,中国作为APEC“亚太自贸区主席之友”小组联合主席,积极推动实施该路线图,包括推动成立由APEC所有成员参与的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工作组。目前,FTAAP联合研究报告已处于实质性撰写阶段,拟于2016年底前向APEC领导人提交最终报告及可行建议。互联互通领域,中国在APEC北京峰会之后,积极与有关经济体共同起草了《东亚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牵头国行动计划》,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有关成员发展战略对接,以务实推进亚太地区的互联互通,切实提升APEC各成员间的经济一体化水平。
2016年9月4日 - 5日,G20领导人第11次峰会将在我国杭州举行。为保证杭州峰会取得实效,我国自2015年接任G20主席国以来,已分别举办了贸易、能源、就业、农业部长会议,还举办了3次协调人会议、3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及副手会,以及数十场各类工作组会议。这一系列务实工作,有望使杭州峰会达成近30项主要成果。届时,杭州峰会将成为G20历届峰会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以贸易投资为例,此前7月在上海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就是G20贸易投资机制化后的首次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发布了G20历史上首份贸易部长声明,而且批准了《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及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三份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为切实加强G20贸易投资政策合作机制化、推动G20取得务实经贸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明确设定了贸易投资工作组的议题范围和程序性事项,而且规定工作组要落实以往峰会、贸易部长会议和协调人会议在贸易投资领域所作的承诺和指示,其工作职责(包括工作模式)每年将由主席国安排审议。
我们殷切期待并相信:即将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将为世界贡献一份凝聚中国智慧和全球视野,蕴含和谐包容、多元平衡、互利共赢、务实合作原则的更加精彩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