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行业观察 > 正文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重新火热 哪些因素推动房企
2018-3-7 15:42:10 作者:tangyuan  次阅读 分享到:

而自2005年首次提出棚改政策以来,我国的棚改工程越来越火热。2005年至2007年从东北三省率先大规模推行棚改,让200多万居民全部迁入新居。2008年至2012年,棚改开工1260万套。2013~2014年新开工棚改820万套

而2015年6月,国务院提出棚改三年计划,计划在2015~2017年棚改新开工1800万套。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已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3287万套,改造面积超5000万平方米。到了2017年则计划新开工600万套,且2017年5月,国务院再次提出棚改三年攻坚计划,计划在2018-2020年棚改新开工1500万套。2017年年底,又提出2018年计划新开工棚改580万套,比预计又多了80万套。那么棚改政策又是怎样具体推动三四线房价的呢?原来在棚改过程中,有两个政策非常重要,即PSL和棚改货币化。PSL即商业银行向央行抵押优质债券等资产来获得贷款,再发放给棚改居民。2016年5月,这笔款项有6459亿元,而到了2017年12月,已增至26876亿元。

而棚改货币化就是指危房改造中产生了大量的拆迁,需要安置住户,以前的模式是拆房还房。而棚改货币化安置,就是拆一套房子,政府直接发钱给拆迁户,然后去城镇自己买房。

这两项政策的实施,也意味着,大量棚改区居民拿到了央行间接发放的资金,进而大大刺激了当地的市场需求,大量库存房也卖出去了,实则是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一项重要手段。

棚改货币化安置在近几年得到了大力推广,2014年所占比例才只有9%,而到了2016年则进一步跃升至48.5%,2017年这一比例达到50%,按照计划,2018-2020年,货币化安置比例将达到60%。

此外,发放棚改补贴的力度也非常大,有媒体报道称,如温州(楼盘)2017年中提出的棚改补贴政策下,补偿金比原来提升了30%-50%。

而在全国所有棚改区中,属于三四线城市的区域就占到87%。这些三四线城市中拿到大量拆迁补偿金的人,成为了房产需求大增的重要推动者。

据相关数据,2014~2016年,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分别去商品房库存3800万平方米、1.5亿平方米和2.5亿平方米,分别占当年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的3.2%、12%和16%。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去库存超3亿平方米,带动销售约21%。

当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分别为50%、60%、70%时,分别去化库存2.5亿平方米、3亿平方米和3.5亿平方米,对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拉动0.3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

不过,棚改货币化安置对销售影响较大,但对投资炒房影响较小。2017年棚改安置房投资占当年房地产总投资或不足2.5%,2016年占3.3%。

由此看来,对于投资者来说,2018年自己家乡房价是否会飞涨,要看看自己所在省份政府发布的新的棚改计划以及央行PSL的增长量。比如2018年,山东省棚改计划最高,达69.9万套。而山东各市中,日照(楼盘)的棚改力度最大,达86000套。除此之外,新疆(楼盘)棚改力度也不小。浙江省2018年共计划棚改改造23.7万套,其中温州占比最高达40%,有92815套。这些城市的房价在2018年会表现如何?在这些城市布局更多的房企将表现如何?对其中上市房企股价又有何影响?值得投资者更多关注。

三四线楼市温度能延续多久?

而除了棚改进程刺激需求以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三四线楼市升温、房价增长呢?

相关内容:
2018年的春节除了年夜饭、春晚等传统项目外,还有一个话题成了大家讨论的大热点,那就是...
2018-3-5 15:40:08
下水管道堵塞、化粪池满溢、停车位缺乏、没有休闲场所,这是目前老旧社区的通病。近年来...
2018-3-1 15:37:16
春节期间,“新华视点”记者走访多地楼市发现,与多数一二线热点城市进入“休假模式”不...
2018-3-1 15:11:08
3月1日起,楼市将有3大新政正式执行。这些新规厉害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与房地产市场息息...
2018-2-28 16:05:48
江西将保障住房承租人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权利。江西省日前明确规定,有本地户籍或已申领居...
2017-12-1 15:24:40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