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的春节除了年夜饭、春晚等传统项目外,还有一个话题成了大家讨论的大热点,那就是三四线城市飞涨的房价。最近几年,一线城市飞涨的房价早已是众所周知的焦点,但与很多人心目中“三四线城市楼市不景气”印象不同的是,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也在悄悄升温。
2017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金额达到13.37万亿元,占GDP比例高达16.3%,比2015年提升了3.62个百分点。
而在这些城市中,一线城市因为严格调控,市场已相对降温,二线城市经过一波飞速发展后,也陆续走上限购的道路。而此时,三四线城市的迅猛势头逐渐开始吸引众人的眼球。
那么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为何出现跳跃式增长呢?人们买房的钱从哪来?哪些房企从中受益?各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有着什么样的计划?这种增长趋势能维持多久?《投资者报》记者近日研究了相关数据,以期对这些问题做一些解答。
拉动去库存效果明显
2017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相较于全国来说,表现如何呢?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曾于2018年初称:“楼市市场格局2017年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2017年一季度,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占比为5.2%,二线城市成交占比34.7%,三四线城市成交占比为60.1%。而到了2017年9月份,一线城市成交占比2.4%,二线城市下降到30.9%,三线城市却增加了。“
而据克尔瑞的数据显示,单是2017年上半年,三四线楼市成交面积占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比例已上升到75%,较去年增加13个百分点。
所以从总体上来看,2017年,弱二线、三四线城市继续轮动式上涨,继续为全国楼市“添柴加料”。
回想三四线楼市曾经因盲目扩张,楼市库存成了一个大问题,有些城市一度陷入“鬼城”的尴尬境地。因此,自2015年11月以来,中央就提出了地产去库存策略,那么,这一波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升温,从去库存效果方面表现如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年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8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同比下降25.1%。在易居研究院发布的《2017~2018年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报告》中,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商品房去化周期接近2012年低位水平。
虽然整体库存情况有较大缓解,但是,不同城市去库存情况仍然区别较大。在业内看来,当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存在区域结构、产品结构上的分化。
一些三四线城市因过去盲目开发,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比如据媒体报道称,安徽金寨县房管局局长郝兵说,当地对在县城购房户实行购房补贴,但全县商品房库存依然高企,还面临着销售降速的困难。
而一些三四线城市楼市从库存积压变成了房价上涨,转而调控房价。在2016年前后,全国100多个城市密集出台政策去库存,包括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等多种形式。而2017年以来,包括江苏镇江、浙江嘉兴、安徽芜湖等三四线城市,取消了“购房补贴”政策;山东东营、聊城、潍坊、广西柳州、安徽芜湖等城市则加入限售、限价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