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香港楼市崩盘是什么情况?香港楼市为什么会崩盘?据了解,三个月不到,香港的“地王”就被刷新,辣招之下预计今年一手楼仍会持续热卖。“在香港,不买房子就是傻子。”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最近,居住在上海的王洋(化名)有了很大的中产焦虑感。
作为上海本地人,他的“原始积累”比起很多外地人都要来得早,在他大学时期,家里人已经为他添置了房子,而他自己也在同一小区买了一套房,眼看着两套原价才1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房子都涨到了800万元,他心里有些忐忑。
不过,最近他对香港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联系好香港的地产经纪人后,他开始了看房之旅。在香港走了一圈以后,王洋直呼“太便宜了”!例如,近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推出新楼“海之恋”第三期,打完折后,每平方英尺价格为12474港元~18256港元(约为每平方米12万~17.7万元人民币)。
在王洋看来,香港的新盘价格才每平方米12万元,而自己已经有十年楼龄的房子也能卖到8万元,中间的差别已经不远。加上香港的楼盘租金几乎可以完全支付贷款,无论怎么计算,他都觉得相当划算。这一次,他决定出手试一试运气,哪怕要多支付30%的税率。
像王洋一样,对于香港房地产市场感兴趣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不少人已经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香港房地产市场。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税务局数据,2016年至2017财年,共有2709宗需要非香港居民缴纳买家印花税的情况,同比上升了23.6%,而金额也同比增加了48.4%,至71.4亿港元。
地王频现的香港市场
2017年注定是香港地产界的“大时代”。在今年2月,内地某开发商及合景泰富联合拍得了香港鸭脷洲利南道一块住宅地皮,作价168亿港元,折合每平方英尺楼面地价2.33万港元,已是香港“地王”;而在5月16日,经历一轮激烈竞价,香港本地地产开发商恒基地产以232.8亿港元的价格投下位于中环的美利道商业用地,这块香港特区史上最贵地皮,将鸭脷洲“地王”远远甩在身后。
该地皮原本是多层公众停车场,在1973年落成启用,今年5月1日终止运营,面积大约3.1万平方英尺,最低及最高可建楼面面积分别为27.9万及46.5万平方英尺,折合每平方英尺地价约5万港元,是香港最高的成交楼面价,预计可建40多层高的甲级商厦。
根据卖地条款,中标发展商需要负责兴建公众停车场,相关面积会纳入项目总楼面内,还需要负责兴建行人过路设施、拆卸现有建筑物以及进行环境评估等,所以建筑成本会比较高,而且项目落成后,禁止拆售。
恒基地产副主席李家诚称,会把这一项目打造成继香港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后,又一标志性的商厦,预计项目约2022年建成,总投资额超过260亿港元。
地皮价值232.8亿港元,加上260亿港元的投资额——这意味着这一项目的总投资额已经达到492.8亿港元。而早前盛传的李嘉诚欲出售旗下同样位于中环的甲级写字楼“中环中心”,当时传说中的销售价格是357亿港元,与新的地王相比,显得非常“白菜价”。
不过,中环中心目前尚未出售,长实地产执行董事赵国雄称,一直都有收到查询及买家出价,如果到了心理价位,就会考虑卖出,不过暂时收到的价格还没有反映出“地王”的因素。
香港金管局出招“限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