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今,香港的楼价更是只涨不跌。根据中原地产数据,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在2010年5月只有79.2,但到了2017年5月已经飙升到了156.44。短短7年时间,很多房子几近翻倍。
“在香港,不买房子就是傻子。”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香港特区政府希望可以控制楼价上涨,但却不能在供应上有所作为,现在香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未来会面临严重的供应短缺,所以楼价不会跌。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深楼价步步逼近香港房价,很多内地“金主”发现,其实香港的房子比想象中便宜,即便有重税的情况下,还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
像王洋这样,只需要卖掉内地的一套房子,就可以全款在香港买一套不错的公寓,每月租金绝对不低于2万港元,这对于王洋来说,是一个很稳定很不错的收益,因为在上海,一套总价800万的房子月租金可能只有5000元。
王洋这样的普通中产还算后知后觉。根据莱坊2017年推出的城市财富指数,富豪们喜爱的城市除了伦敦和纽约之外,香港排在第三。除了房价以外,香港还有各方面的便利和环境的吸引力,长远来说,境外买家还是希望在香港投资置业的。
纪言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对政策的“加辣”,主要针对的都是需求方面,但对未来供应,尤其是四五年以后的供应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果供应问题无法解决,市场仍然对楼价升幅有所憧憬。
纪言迅认为,市场供应短缺如果长期不能解决,就无法让行业走向健康,光靠香港特区政府的干预,对市场来说,是一个不健康的举动,因为如果依赖政策调控,很多市场因素不可预测,让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香港楼市崩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朋友圈有一堆专家学者成天喊“房价要跌,楼市要崩盘”,其中有的人已经唱空楼市很多年,可是中国大陆的楼市就是没有崩盘。
但是,现在的楼市已经不同于往日。在一二线城市房屋成交量下跌,三四线前途不明的情况下,迟迟没有崩盘的房价走到今天,还能坚挺下去吗?
我们如果假设房价在未来有可能崩盘,哪么会以什么方式崩盘,从哪个环节开始崩盘。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临近大陆的香港楼市就很有参考的价值。
现在的香港楼价一涨再涨,非常火热。过去十多年,香港反映私人住宅物业价格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由2003年8月的31.77,升至2015年9月的146.92的历史高峰,升幅接近5倍。虽然房价涨幅可观,但实际上,在现在的香港人眼里,房价并不是只涨不跌的。在并不遥远的1997年经济危机时期,香港房价大幅下跌,之后很多年都难有起色。
席卷亚洲的1997年金融危机被普遍认为是香港房价崩盘的直接原因。据统计,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楼市急跌。据统计,由于经济向好,加上地产商和政府的助推价格,香港房市从1995年到1997年出现了“高速增长”,平均价格上涨了50%。
以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之后的房价暴跌接踵而来,从1997年到2002年,跌幅达到57%。在爆发SARS之后,香港房价更是一跌再跌,当时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巳经只剩下45.71点,也就是说,香港人当初在楼市上的每一元钱投资,只剩下四毛五分。而房屋的交易量,从最高峰时期的172000套,暴跌到85000套,几乎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