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9·30新政”公布至今已满一个月,北京楼市在这30多天的时间里,经历了从火热、观望到降温的态势。
从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新政对楼市的抑制作用已经明显显现:新房价格涨幅受到限制,二手房价格出现平稳。伴随着购房者预期的转向,在业内看来,从现在起到明年春节前后,市场将继续维持降温状态。
新房二手房成交双降
“9·30新政”的效应不出所料地表现在新房、二手房的网签量上。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截至30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及自住房)共成交8508套,环比上月减少41%,这一成交量也创造了近5个月的新低。与此同时,10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35449元/平方米,环比下滑3%。
伟业我爱我家的数据显示,10月除了自住型商品房外,各类新房的交易量均出现下滑。截至29日,公寓类产品在10月的交易量为5100套,普通住宅成交2367套,较9月全月分别下降了43.3%和48.8%;自住型商品房交易量有所增长,成交470套,环比9月全月增加39.1%。
另一方面,二手房成交也表现出降温趋势。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10月(截至29日),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网签19291套,较9月同期下降了30.1%,10月全月网签量从9月的3万余套跌至两万套左右。二手房房价方面,10月份北京二手房房价明显企稳,业主方涨价现象不再,部分着急卖房置换或着急用钱的业主开始主动调低报价。
供应量缩水
成交量萎缩的同时,10月北京楼市供应量也在萎缩。
根据机构统计,从今年春节后正常的销售季以来,北京住宅市场月开盘量基本维持在30盘左右,这个“银十”显得十分冷清。机构数据显示,新政之后的10月份北京住宅市场仅有9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新增预售2965套,环比减少64%,这一供应量也创造了除春节所在的2月份之外的月度新低,供应的不足也使得10月的成交难以为继。
而需求萎靡不振,更令开发商推盘意愿陷入空前低迷,11月预期入市的项目量也仅在10个左右。而之后的12月、1月、2月,进入元旦-春节长假期间,也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大量项目也将纷纷封盘过冬。
对此,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此轮大范围的收紧调控之后,不管是首付提升带来的购房压力的骤增,还是未来供地增多带来的市场预期的改变,都使得短期内购房意愿出现停滞。
郭毅表示,对房企来说,一方面要重新进行有效客户的筛选,另一方面也忧虑推盘价格的市场接受度,多重的不确定性使得房企的入市意愿减弱,因此也造成了10月、11月连续两个月仅有10余项目开盘的供应低迷现象。
北京亦庄一项目营销人员告诉记者,最近确实有部分客户因为资金原因暂缓购房计划。“但是项目前期积累了人气,暂时不用太担心蓄客”。不过,部分高价项目因为拿不到预售证而无法开盘,令不少项目感到了不小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