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二手房却苦于没有房子可选?”8月暑期天气炙热,一些买房人觉得“闹房荒”的楼市透着古怪。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房荒”,并非真的缺房源,只是买家很难找到低价房源。而在房源信息的背后,也不乏经纪人通过高价房不外挂、长久卖不掉的房先下架的方法,人为制造着“房荒”。
一个月没挑着套便宜房
“8月的二手房市场怎么就没房了呢?”一提起看房的事儿,市民陆先生就一肚子烦闷和不解,“房荒”这个词也是他主动提起的。
在城北上班的陆先生,买房计划成型于今年年初,不巧赶上了那一波的涨价潮,便又等待观望了半年,从7月份开始正式选房。在遍地“地王”的年代,新盘中已很难找“刚需盘”了,陆先生就将目光投向了二手房市场,在北四环区域逡巡了几番,最后锁定了北苑区域的一个楼盘,房龄较新,两居户型也是方方正正、南北通透。
看房最初,陆先生说他还挺有点被“众星捧月”的感觉,看房的人特别少,经纪公司每天都不停向他推荐房源,小夫妻俩也很快相中了一套总价570万元的挂牌两居,可谈2万元。然而,因为业主要求的首付成数太多,且过户之后不能立即腾房,这套房子最终没拿下。
“之后,我就觉得不太顺了。”陆先生形容,最大的障碍还是价格。和第一套房完全一样的户型,经纪人再推荐的挂牌价都没有低于590万元的,贵出20万元。而且,业主对于首付成数的要求最少也在5成,令他很是为难。“到了8月份,满五唯一的同户型,挂牌价基本都在620万元了,远超出了我的最大承受范围,且没有可以立刻签约的。”
一个多月的看房经历后,陆先生说他越来越看不懂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低迷了数月,挂牌价不降就罢了,为何还有人涨价?既然价格涨了,房子为何还那么少?小区的实际成交真有这么夸张?
30个看房人无人谈价
这边,买房人陆先生觉得好房子难找,而另一边,也有卖房人吐槽靠谱买家更难找。
两位正在卖房的业主就向记者抱怨了市场的低迷。业主邓先生名下有一套和平里附近的老房子,满五唯一的两居室,6月初就通过中介机构挂了牌,到现在整整两个月,看房人也来了几拨儿,就是没有一个买家报价。“我感觉来看房的人都跟观光客似的,看几眼就撤了,任何下文都没有。”
邓先生奇怪,他的房子地段不差,户型没有“硬伤”,报价在售房源中也不算太高,可怎么就找不到有眼光的买家呢。“7月份,我还曾听经纪人的劝说,调低了一次价格,也还是无济于事。现在,他们又建议我调价,这次我可不愿意了。”
另一位卖房业主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名下一套近90平方米的两居室,地理位置、小区环境和总价都没有“硬伤”,在中介机构挂了半个多月,来看房的买家有30来个,可真正有意向谈价的人数为零,用他自己的话说,“本以为卖房只是分分钟的事儿,看来真是轻敌了。”
“房荒”其实是低价房少
买家觉得二手房市场在“闹房荒”,卖家却觉得是愿意买房的人荒,到底谁的话是真?昨天,记者以购房人的身份走访了几家中介门店。
记者先是咨询了买家陆先生曾经中意的小区,一听说记者想看看南北通透的两居户型,经手该小区的经纪人立即向记者推荐了4套房源,有满五唯一的,也有满两年不唯一的。经纪人给出的业主报价,和陆先生介绍的差不多,满五唯一的,挂牌价基本都在620万元,而砍价也基本被拒绝。“房子是随时可以同业主约看,但价格恐怕没有太多的议价空间,除非您能多付点首付。”经纪人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