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沪港通”启动的节点,以及深港两地高层的发言汇总来看,我们合理推测“深港通”的启动已经进入了“万事俱备,只待批准”的时间窗口。具体来看,预计“深港通”有望在三季度中后段择机获批,批准后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出台相关细则。待监管层批准公布后还需一至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测试、演习。综合来看,我们预计“深港通”有望在四季度正式启动运行。
“深港通”细则展望
1、“深港通”总体设计将遵循三大原则
2015年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吴利军在访问香港时表示,“深港通”的方案设计将遵循三方面的基本原则:1)保持“沪港通”基本框架和模式不变;2)双方市场对等原则,标的证券落实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总体要求;3)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方案,优化市场服务。
这三方面的原则将是“深港通”具体细节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具体而言,“深港通”的相关方案将延续“沪港通”的基本框架和模式,而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标的证券的试点范围更广;2)关于试点额度,根据方案设计的市场化原则,“深港通”额度在开通后期存在调整可能。
2、交易规则预计将和“沪港通”基本保持一致
“沪港通”推出已有一年多,总体运行稳定良好。“深港通”的实施细则将参考“沪港通”的成熟经验,预计额度限制、投资者门槛、交易机制安排等方面和“沪港通”基本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深港通”方案设计的原则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方案,优化市场服务,所以我们认为“深港通”启动初期额度限制、投资者门槛将与“沪港通”保持一致,但后期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如投资额度的扩大、投资者门槛降低等。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15年修订)》作出修改,修改后的交易规则5月9日正式施行。按照修订后的规则,深交所交易主机在9:25-9:30期间不再接受竞价交易申报,包括买卖申报和撤销申报,改变了原来该段时间可以接受申报但暂时不进行处理的模式。相关规则的修订减少了因深沪两市交易机制的差异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这一措施也方便了“深港通”交易时间的安排,从而将和“沪港通”保持一致。
3、“深港通”试点标的展望
从“沪港通”覆盖的标的来看,上证180、上证380多为大型权重股,“沪股通”试点标的涵盖了沪市A股约一半的股票,市值占到沪市A股总市值的86%;“港股通”方面,恒生综合大型指数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基本涵盖了港股市场的大多数权重股,占香港主板总公司数的19%,其总市值达到了主板市场总市值的69%。我们认为,在确定“深港通”试点证券的范围前,了解深市A股及沪市A股的差异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