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软件:在手订单充足,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华宇软件 300271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刘雪峰
核心观点:
l 一季度业绩回顾
2016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同比增长31.25%;实现利润总额3232万,同比增长52.8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6万,同比增长47.65%;扣非净利润2820万,同比增长45.73%。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新业务并表后导致业务构成发生变化。净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源于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随收入增长导致当期营业外收入大幅增长。一季度新签合同额2.4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4.42%;期末在手合同额为14.89亿,在手订单充足。
经营战略稳步推进,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法检业务继续巩固优势地位,市场有效拓展。2017年底是建成法院信息化3.0版的重要目标时间节点,法院信息化建设需求有望持续保持旺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广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在市场拓展上表现良好。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全国司法行业,报告期内在辽宁、吉林等地监狱局项目陆续落地。
今年以来,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利好不断,今年3月的“未经冷藏的疫苗流入社会”事件更是突显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报告期内,公司在政府监管、企业追溯同时发力,加强全国市场建设,在南京、深圳等地陆续中标,华宇金信近年收入高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16-18年业绩分别为0.43元/股、0.57元/股、0.73元/股
预计公司16年EPS 0.43元/股,16-18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31%、30%;对应PE分别为43、33、2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多元化经营带来业务拓展风险;政务信息化易受政府预算开支波动影响。
中科曙光:参股子公司获AMD高性能CPU授权
中科曙光 603019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张学
事件:AMD发布公告,1季度亏损1.09亿美元,亏幅同比缩窄;同时将其高性能CPU技术授权给天津海光,以开发适合中国服务器市场的SoC。AMD从中取得授权费2.93亿美元,将依据海光的业务进展分批取得,未来海光将芯片成功产业化后,AMD将按其收入取得一定提成。
海光承担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任务。天津海光成立于2014年10月24日,是曙光原控股子公司,成立后即与国内外多家企业洽商集成电路等领域投资项目,拟在芯片环节布局。2016年1月25日海光向成都国资委控股的公司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降为26.46%。
标志着技术换市场预期进一步确认。本次技术转让背景是AMD持续亏损,为寻找利润来源而采取IP变现策略。认为以下几点趋势将持续发酵,公司将优先受益:1)IT技术全球化持续冲击资本换技术的壁垒;2)中国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效应,技术差距缩窄,高端CPU等技术封锁已经失去原有的成本效益比;3)鉴于国内对自主可控的重视,底层芯片和软件技术存在高溢价。
公司在自主可控产业链中地位进一步提升。公司在CPU环节的竞争力增强,而在“数据中国”战略中,将进一步实现芯片-服务器-云计算中心-云操作系统(IAAS层能力)-数据整合(PAAS层能力)的完全自主可控,SAAS层交由各个政务应用服务提供商等来做。公司将因其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而获更强竞争力。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逻辑可参见我们3月15日的研报《“数据中国”曙光已现,“政务云+大数据”第一标的》。公司在自主可控产业链中地位增强,未来可进一步关注海光的CPU产业化进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务云拓展遇阻;海光CPU产业化不及预期。
太极股份:季报增速创新高,政务一体化业绩蓄势待发
太极股份 002368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郝彪,李奡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一季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1.76亿和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6%和32.70%。
投资要点
业绩增长创新高,费用控制良好。公司16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达38.96%,仅用一年时间就由去年同比下滑-6.71%恢复到增长30%以上的增速,兑现了我们认为外部不利因素消除,业绩增长恢复的预期;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增速分别为37.37% 和35.06%,均低于营收增速,费用控制良好;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3.81%,主要由于北京政务云项目的前期费用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