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acebook到谷歌、从腾讯到阿里再到百度,这些举足轻重的互联网巨头都不约而同开始抢食VR(虚拟现实)这个远未成型的大蛋糕。今日,背靠百度的爱奇艺将公布其VR战略,而前不久刚被阿里收编的优酷土豆选择下周发布VR大计。在此之前,新成立的腾讯VR团队已经与阿里VR实验室展开暗战。
有意思的是,不同于索尼、HTC、Facebook等以硬件为突破口,国内互联网巨头希望以“四两拨千斤”之巧劲,直接撬动VR产业最丰厚甜美之区块,他们选择了符合中国互联网特色的“生态突围”之路。比如,腾讯和阿里以应用场景切入VR应用、聚拢生态,并开放生态接口。
腾讯的社交和游戏基因,阿里的电商基因成为其进军VR立足之本。记者从BAT系VR业务的一线人士处采访获悉,腾讯已选择游戏、电影、社交、地图和直播五大主要领域布局VR业务,并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公布开发者版本。阿里以内容培育和硬件孵化为目标,首个项目“造物神”计划正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库,并联合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土豆等尝试VR内容输出。而百度则以爱奇艺等为先锋,布局在文化娱乐场景中的VR应用。
这是一场卡位之战,暗战的背后各方力量正在迅速聚拢,一些上市公司希望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分食VR蛋糕。据上证报记者统计,2015年以来与BAT相关涉足VR产业的上市公司共计6家,其中3家属于文化娱乐板块,另有2家为硬件合作商,这与互联网巨头的判断基本一致——游戏、影视、直播等被认为是最快的变现模式。
巨头竞逐
尽管科技圈内,对VR究竟是过渡技术还是颠覆性技术尚存争议,但当国外巨头对于VR义无反顾时,BAT也开始押注
位于上海浦东的苏宁易购云店内,上海首个HTC免费VR体验馆抢在“五一”前建成,并在“五一”开放预约报名,使消费者到门店即可免费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游戏、电影、音乐、购物等场景。
与此同时,苏宁的合作伙伴阿里也宣布已吸引一线VR品牌全部入驻,包括HTC Vive、三星以及即将到来的Oculus等。
然而,就如同你通过这些设备进入VR所建造的另一个世界一样,巨头们也在通过VR设备或场景为其争夺这一新兴产业的入口。
事实上,相比索尼、HTC、Facebook等,BAT已经晚了一步。自2014年底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BAT对于VR也只是处于“接触式孵化”阶段。在腾讯、阿里等中国互联网巨头看来,VR对于产业的颠覆仍充满不确定性。
科技商业预言家,《失控》、《必然》作者凯文·凯利甚至预计,VR现在的应用是游戏,近似于一种过渡技术,而AR(增强现实)可能拥有更大前景。
但进入2016年,以CES为代表,VR开始刷爆各大科技展。最新消息是,虚拟现实主题将贯穿今年5月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该公司专门针对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开辟了7个环节。谷歌新成立的虚拟现实部门克雷·贝沃(Clay Bavor)将主持此次活动。
尽管科技圈内,对VR究竟是过渡技术还是颠覆性技术尚存争议,但当国外巨头对于VR义无反顾,BAT也开始押注。
腾讯VR项目负责人告诉上证报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我们更愿意认为VR有可能是继PC、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计算平台。同时这个平台目前还在发展的初期,需要一定量的投入才能有更清晰的思路和规划,未来的确不排除VR被取代的可能,但是目前我们在VR领域的研究将是我们快速进入下一个形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