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权证动态 >> 正文
“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业绩下滑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9-5 10:13:39 点击数:
分享到:

从去年初开始的创业潮,到今年屡屡被提及的资本寒冬,仅一年多时间,“互联网+”这股席卷产业和资本的浪潮,便显现潮水退去的迹象。

最先感受到“凛冬将至”的,是那些在互联网产业一线拼杀的企业。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案例328例,融资规模仅37.79亿美元,融资数、融资规模同比双双下滑,融资规模不到今年一季度87.23亿元的一半。

上市公司概莫能外。同花顺[0.56% 资金 研报]i问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20家涉“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中,有8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39.55%;此外24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占比10.91%。两者合计占50.46%。这些涉“互联网+”的公司中,以传统行业居多。

超五成涉“互联网+”公司业绩不佳从去年开始,众多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不断向互联网+转型。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曾表示,“互联网+”不会颠覆原有行业,而是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通过对原有行业的升级换代,释放出新的增长动力。

近两年,诸多与互联网并无太多瓜葛的传统企业面临业绩瓶颈,为了实现转型突破,他们纷纷选择投身“互联网+”。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标的为互联网行业企业的收购案例共有286起,占所有上市公司1327起收购案的21.55%。而去年全年,该数据占比则为16.37%。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86起上市公司互联网并购中,剔除主营业务本就是互联网业务的上市公司并购,有184起并购是由非互联网业务公司发起的,占互联网并购的64.33%。

其中按照Wind行业划分,能源、材料、工业等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共有73起并购,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行业46起,食品饮料、服装、耐用品消费等行业31起,金融行业20起,医疗、地产行业各7起。

2015年的数据也体现了这一特征。2015年全年,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中,收购标的为互联网企业的有598起,占全年3649起并购中的16.37%。

近600起互联网并购,388起买方为非互联网业务上市公司,其中能源、材料、工业行业为124起,食品饮料、服装、耐用品消费等行业110起,传统企业“触网”收购占比达到60%。

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上市公司仍计划向“互联网+”进军,为自身业务贴上互联网标签。

不过,“互联网+”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的实质性改善,相反,不少涉及“互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

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220家“互联网+”概念股,占沪深两市2930家上市公司的7.5%。

截至8月31日,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时间已经截止,220家“互联网+”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8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39.55%,24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占比10.91%。上述公司合计超五成。

164家“触网”公司股价跑赢大盘“互联网+”并未给上市公司增加多少利润,但另一项数据则显示,“互联网+”让上市公司股价上涨了不少。

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220家“互联网+”概念股中能够统计到的208家上市公司,其股价在过去一年(2015年9月7日-2016年9月2日)的时间里平均涨幅为24.1%,同期上证综指为微跌2.94%,其中164家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跑赢大盘。它们占到涉“互联网+”公司的74.5%。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