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营性业务业绩大幅增长,电池材料逐步进入资本开支收获期。杉杉股份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5.16%,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137.14%。电池材料业务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是公司2016年经营性业务利润水平增长的主要原因。杉杉股份自2015年开始加大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产能建设,随着新产能的投产和后续产能规划的落地,电池材料业务将未来数年将持续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非新能源汽车子业务分拆推进顺利,上市公司新能源特征更加凸显。考虑到上市公司将聚焦新能源产业,杉杉股份2016年启动,将服装业务和融资租赁业务分拆至港股上市,从而使杉杉股份留存子业务中新能源特征更加明显。目前子业务分拆上市的材料申请证监会已受理,相关工作也在积极跟进。
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搭建:承前启后,业务协调,打开成长空间。当前杉杉股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多个环节布局,从新业务资本开支结构看,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是公司重要环节,该业务的开展,对于牵动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负责运营业务的团队经验丰富,推动该业务快速前进;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可降低车辆购置成本,提高车辆服务能力;围绕车辆运营开展的能源服务及材料回收业务,则支撑公司长远发展。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不考虑存量资产剥离和新的资产并购,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2017年经营性业务盈利为4.0亿,6.0亿。考虑公司在手宁波银行股权价值及股权现金增发对货币资金的增厚,基于经营性业务16年业绩和45倍估值,目标价22.3元。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低于预期;公司新业务布局低于预期。
新华联
新华联:地产全产业链布局弱化周期影响 文旅+金融战略驱动业绩稳步释放
新华联 000620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韩旭
投资要点:
地产主业多元化发展,全产业链布局弱化地产周期影响
公司土地资源储备丰富,待开发面积超百万平,主业多元化发展,普通住宅、保障性住房、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地产均有涉及,产品种类涵盖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大型城市综合体等。业务集开发建设、施工运营、商业管理、物业服务等为一体,能够较有效应对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
投融资平台助力公司“文旅+金融”战略全面推进,业绩自16年稳步释放
公司通过收购获得优质海外投融资平台(新丝路文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内精选目的地,打造精品文旅项目;对外以前瞻性眼光布局海外高端特色地产项目(济州岛、澳大利亚等)。项目多为综合业态,自营与销售相结合,既保障企业现金流,又打开未来业绩增长空间。
金融方面,公司参股成长性强的城商行、发起设立再保险公司,为提升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提供新引擎。未来将依托控股股东新华联的多元化优势,实现在金融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非公开发行融资45亿推动战略落地,方案已获审核通过
发行价格倒挂提供安全边际。公司拟募集不超过45亿元用于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新华联平谷商业中心、韩国新华联锦绣山庄国际度假区等项目,发行底价9.43元/股,已获得证监会核准,转型决心及方向明确。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16-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34亿元、81.21亿元、107.79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5.53亿元、8.35亿元及10.37亿元,EPS分别为0.23元、0.44元和0.55元,对应2016-2018年PE分别为31.77倍、16.81倍、13.54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销售增长;文旅转型项目进展缓慢。
中国中铁
中国中铁:一季度新签订单实现较大幅增长 在手订单饱满
中国中铁 601390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陆玲玲
2016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9.8%,略低于我们的预期(原预期值20%):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73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9.8%。公司战略调整导致物贸板块收入规模下降、个别项目进度缓慢、部分子公司收入确认较少是公司一季度收入、利润增速低于预期原因。
公司净利率提升0.14个百分点带来ROIC提升0.03个百分点。2016Q1综合毛利率10.5%,房地产板块毛利率的提升直接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人工薪酬的上升致使公司销售费用率略微提升0.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略微提升0.06个百分点,公司财务费用控制出色,主要源于2015年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和永续债券使得公司带息负债总量降低且2015年国家五次降息,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2016Q1公司财务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09个百分点,2016Q1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增加0.11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公司净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0.14个百分点,带来ROIC提升0.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