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概念股 >> 正文
什么是太空经济概念股?太空经济概念股有哪些?
作者:luying 更新时间:2016-8-15 9:34:25 点击数:
分享到:

华工科技:四大业务各具特色,智能制造崭露头角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仲杰

合理股价23.69元,投资评级"买入-A":参照6家可比公司估值,考虑相应的安全辪际,华工科技每股合理价值为22.12元,对应2017年61.4倍的市盈率,5月20日的收盘价为17元,公司动态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均低于历史均值,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我们的业绩假设前提是宏观经济基本维持稳定运行的格局,智能装备行业稳中有进,同时供给侧低端产能逐步消减,若上述基本面出现较大发化,有可能寻致盈利预测不辫预期。

中航光电:军工行业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海波,刘磊

核心推荐理由:

1、军民融合式发展优势显著,业绩节节攀升。中航光电主营业务为电连接器、光器件和线缆产品的研制与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从单一的电连接器制造升级为电、光、液体等多种连接方案提供商。公司军品民品业务规模相当,订单饱满,产能充足。2016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归母净利润高达1.66亿元,同比增长98.42%。

2、围绕互联技术,推进产业链横向拓展。公司瞄准高端互联技术,加大研发投入,2015年主动谋划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与深圳市鑫达亿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新设并控股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来将整合民用资源服务防务市场;2016年初,公司拟出资2550万元,与江苏永昇空间有限公司和自然人王建明合资新设公司,以提升公司流体互联系统的核心能力,未来在防务、通讯、新能源汽车、轨交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流体互联解决方案。

3、瞄准高端装备制造加速扩张。公司计划自筹资金10.24亿元实施新技术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建设液冷、光有源及光电设备、高速背板及新能源电动汽车配套产品等与高端装备相关的业务。公司已选址完毕并计划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3.75亿元,新增利润总额2.17亿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未来三年EPS分别为1.19元/股、1.52元/股和1.93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或人力成本上涨可能降低产品毛利率;工业连接器领域拓展不达预期;系统性风险,军工行业估值偏高。

振芯科技定增点评:紧抓"十三五"卫星行业发展机遇,加速"N+e+X"战略落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吴友文

重点发展卫星综合应用,紧抓"十三五"卫星行业爆发机遇。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之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强调加快构建以多模遥感、宽带移动通信、全球北斗导航卫星为核心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公司自身具有北斗全产业链优势,2015年增资参股国内领先的遥感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提供商东方道迩高起点进入空间信息市场。在卫星通信上面,公司控股股东国腾电子具备相关核心技术,可与公司形成强协同从而构建先发优势。我们认为,此次定增将有效补强公司资本实力,加速公司在三大卫星应用上面的全面布局和整合,帮助公司抓住未来十年卫星产业黄金发展期。

MEMS量产落地推动公司业绩,人工智能加持推动视频业务产业化。

公司已经掌握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等组合导航传感器领域核心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国防、航空、航天、航海、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此次定增将使公司在MEMS惯性器件量产、测试能力上获得突破性提升,产量和工艺将得到同步提升。在视频领域,公司拥有多年研发经验已经拥有一系列智能视频产品、视频前/后处理技术,以及多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视频处理算法。

此次定增拟投资1.6亿元用于全面建设视频采集、处理、服务闭环式产业链,并将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安防、交通运输等领域,巩固和开拓公司市场份额。

有效补充资本实力,加速"N+e+X"战略落地。

公司近年来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同时结合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落实"N+e+X"。战略,全面布局卫星导航、通信、遥感应用并构建卫星互联/卫星航天大数据产业链。同时,围绕高性能、导航终端及运营、视频图像安防监控等业务加大市场拓展及研发力度。此次定增,将通过补充流动资金的方式满足公司业务快速扩张需求,帮助公司实现业务的快速布局以及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此次定增帮助公司继续快速全面布局卫星综合应用,整合已有技术优势并有望全面受益卫星产业的黄金十年发展机遇。MEMS组合导航以及人工智能视频系统的产业化项目也将帮助公司提升技术实力,通过加速产业化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公司此次定增方案覆盖全面,将有效减少对北斗产业依赖,多种业务齐头并进且所处各行业前景广阔,因此我们看好公司"N+e+X"战略及未来发展并重点推荐关注。

中航动控:航空发动机大脑,静待两机专项扶持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江涛

报告摘要:

前三季营收利润略微减少符合预期: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87亿元,同比减少4.36%,同比营收略有减少,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2亿元,同比减少5.46%。前三季度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微减1.82%,其中第三季度贡献0.56亿元,同比微增1.83%;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公司目前的第一大业务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部件,共贡献超过70%主营业务收入,为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航空发动机实际控制人变更,飞/发合一制度瓶颈有望破除: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三家公司于10月13日晚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告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安排,目前正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中航工业预计不再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飞/发分离符合我们预期。我们认为这预示着中国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正在积极改变"一厂一所一型号"旧的航空工业研制模式,旨在破除制度瓶颈,整合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研发资源,通过注入市场活力来激发两机研发动力。同时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重视程度,彻底改变过去重视不够的局面,未来有望通过专项资金扶持来推动航空发动机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控制系统相当于发动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控制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公司作为航空发动机重要的控制系统提供商,未来有望通过"两机"专项重点扶持完成跨越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26、0.34、0.40元。公司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三兄弟"之一,两机专项扶持预期强烈,考虑到"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专项资金与政策扶持预期,我们给予溢价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的不稳定性、系统性风险、两机专项政策扶持不及预期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