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板块追踪 >> 正文
“永磁地铁”商业运营 综合节能达三成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8-12 10:06:26 点击数:
分享到:

昨日从中车时代电气公司获悉,在通过评审后,中国首列“永磁地铁”已在长沙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载客运营。这是中国首列具备载客运营资质的自主化“永磁地铁”,开启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永磁时代”,其综合节能率高达三成以上。

这列安装了中国国产永磁牵引系统的地铁列车,由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中车时代电气公司联合研发。2015年初“永磁地铁”总体设计方案出炉,2016年3月列车上线接受运行考核。日前,经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评审,同意其投入载客运营。这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永磁牵引技术首次成功在地铁上得到商业应用。

据中车时代电气技术专家介绍,与普通地铁列车相比,永磁牵引系统列车的电机更加高效、功率密度更高,综合节能达30%。

[长沙] 喜大普奔!国内首列永磁地铁在长投入载客运营

我国首列永磁地铁在长投入载客运营

纯粹湖南造,能耗可降低11.5%


永磁地铁列车外观。

新湖南客户端8月11日讯(记者 陈永刚 通讯员 刘伟)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今天发布消息:全国首列永磁地铁日前顺利通过载客前评审,并在地铁1号线投入使用,开启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永磁时代”。

永磁地铁是指安装了永磁牵引系统的地铁,目前全国大规模使用的地铁,安装的是异步牵引系统,二者相比,永磁地铁不仅效率更高,噪音更低,而且更节能环保。长沙地铁1号线永磁牵引系统列车是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中车株机和中车时代电气,共同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列搭载自主永磁牵引系统的地铁列车。

“与普通地铁列车相比,永磁牵引系统列车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更为高效、节能的永磁电机作为动力,有助于实现绿色出行。” 中车时代电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尚敬介绍,牵引电传动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中实现动力驱动的“心脏”单元,其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品质、能耗和控制性能,是轨道交通车辆的核心系统之一。牵引系统能耗约占轨道交通系统总能耗的40%-50%,最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永磁牵引系统的列车,由于电机更加高效、功率密度更高,较异步牵引系统列车其牵引能耗能降低约11.5%,若考虑牵引系统再生能量,永磁牵引系统的节能效果将更为显著。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彭旭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长沙地铁2号线为例,每年列车的总耗电量约为3721万度,如果全部采用永磁牵引系统,则每年可节约用电400多万度,按0.7元/度的电费计算,能节约运营成本约300万元。而且由于永磁牵引系统的再生效率更高,反馈回电网的能量更多,如能充分吸收利用,则列车综合节能效果更佳,节约的成本也更可观。

8月6日,该永磁牵引系统顺利通过载客前评审。此次评审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经过听取研制单位汇报、审查试验报告和现场乘车体验等多环节论证,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永磁牵引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并一致同意将其投入载客试运营。此举意味着,我国永磁牵引技术首次在地铁上得到成功商业应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开辟了新的典范。

近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根据《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规划》,2016-2018年,将新增103个城轨项目。如果新增线路的列车都采用永磁牵引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

参加评审的专家乘坐永磁地铁体验。刘伟 摄

作为代表列车核心系统的先进技术,永磁牵引系统具有更加高效节能、更加轻量化和更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轨道交通列车牵引系统。目前,国外阿尔斯通、庞巴迪等车辆厂生产的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列车已在法国、日本等国成功运用,并进入商业化的推广应用阶段。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永磁牵引系统技术并在城轨和高铁等领域实现应用的国家之一。

早在2011年,中车时代电气就已在沈阳地铁2号线上完成了单台永磁牵引电动机的装车及试验。在历时20个月的试验考核中,安全运行了67000多公里。长沙地铁1号线永磁牵引系统列车是国内首列全车装载永磁牵引系统,并投入载客运营的轨道交通列车。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