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划转上海国资流动平台,公司国企改革扬帆起航。公司6月公告控股股东上海城建(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3%股份无偿划转给上海国盛集团。 国盛集团为上海国企改革的两大国资流动平台之一,参与过上海蔬菜集团与光明食品集团联合重组、长江计算机集团重组、置出建材集团100%股份给地产集团等多个上海国资改革案例。此次股权划转,标志着公司国企改革进一步提速。参考此前上海建工案例,在今年1月公告股权划转国盛股份后,3月就公告以非公开增发方式推行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公司作为最老牌的上市建筑企业,后续有望在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面破题。
轨交及地下管廊迎来投资高峰,公司订单高速增长。城市轨交与地下管廊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基建子领域,作为全国地下工程龙头企业,轨交及管廊投资的高景气度将为公司带来充足业务。公司公告一季度新签施工及设计订单68.47亿元,同比增长29.26%,新签投资类项目131.28亿元,两者合计199.75亿元,已经超过去年上半年签约总量。施工订单中,地下业务订单44.88亿元,同比增长44%,占比高达73%。
积极创新,全产业链优势把握PPP 加速落地机遇。根据财政部网站,截止至6月30日,PPP 项目落地达1.06万亿,呈加速趋势,我们预计全年有望突破2万亿。公司具备创新基因,探索基建领域投融资新模式,积极尝试公司可转债、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公司产业链覆盖上游基础设施投融资、咨询、设计及下游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参与PPP 项目优势明显。去年由于PPP 项目落地速度较慢,公司投资业务进度有所放缓,但在第一季度连续斩获株洲轨道科技城路网等3个PPP 项目,合计131.28亿元,预计后续将强势发力,贡献显著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6-2018年EPS 分别为0.55/0.66/0.79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6/13/11倍,考虑到公司未来PPP 业务的巨大潜力及国企改革进程提速,给予公司目标价13元,“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推进不达预期风险,PPP 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中国中冶
中国中冶:海外业务高速增长,国内业务多点布局
中国中冶 601618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唐笑
核心观点:
布局“一带一路”能源、民用基础设施,海外新签订单快速上升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公司积极布局其沿线国家。2015公司海外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达到410.75亿元;沿线国家能源、民用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公司有望实现新的业绩突破。
工程承包收入逐年提高,毛利率稳中有升
公司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毛利率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2.41个百分点、2.42个百分点;去年矿产品价格低迷,资源开发业务亏损严重,今年以来价格有所回升,未来有望回到正常水平。
净利率增速快于毛利率,处理置业子公司收益“功不可没”
15年期间费用率相对比较平稳,下降了0.3个百分点。收益降息和人民币贬值,财务费用率下降较多。资产减值损失波动较大,同比14年增加了12.7亿元,影响了盈利能力。整合地产业务出售置业子公司为公司带来14.8亿元的投资收益,是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
非冶金业务占比80%以上,地下管廊早有布局
近年来公司提出打造“四梁八柱”业务体系,非冶金工程逐年提高,现已占比83.6%。借力“十三五”规划,地下管廊的布局有望迎来业绩爆发,同时布局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新的业务领域。
投资建议
随着“十三五”规划推进,公司布局的地下管廊、智慧城市、美丽乡村、特色主题工程开发等业务有望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带来新的收入。海外业务进展顺利,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29元、0.33元、0.37元,维持公司A股的“买入”评级,同时给予公司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订单落地存在不确定性,新业务发展不达预期。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业绩稳健增长,基建及海外订单表现亮眼
中国建筑 601668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夏天
上半年各项业务进展顺利,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公告经初步测算,预计2016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5%以上。据此计算,第二季度单季业绩增速在16%以上,较一季度继续加速。上半年一二线城市地产热销,公司地产业务销售良好,房建业务开工顺利,同时基建及海外业务迅猛发展,带动整体业绩实现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