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公募“火红8月”背后 委外资金如潮藏隐忧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9-19 10:58:41 点击数:
分享到:

“我们做过测算,承接机构业务的净收益高于零售业务。”李明称,四年前他们就做好了机构业务的布局。得意于长期债券业绩的突出,在委外业务爆发的过程中,他们的业务量排名行业先列。

背后的负面效应

委外资金批量入场,对于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件好事情。但委外资金一旦来去匆匆,也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日前,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发行了一只基金,募集资金规模4个多亿。“我一个人就卖了1个多亿。”该基金一渠道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事先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后,他找了银行资金冲量,约定资金封闭期就能抽走。“领导也有考核压力,基金发行数量,公司保有规模都是他们的考核指标。”

从过往经验来看,对于机构资金的来去匆匆也对基金正常运转产品重要影响。虽然重视安全性,但机构资金也是逐利资本。去年下半年,因市况不佳证监会一度暂停IPO。为此,一些打新基金遭遇机构巨额赎回,基金净值随之产生大幅波动,10%以上的净值跌幅屡见不鲜。

一些基金在遭遇90%以上的赎回后,基本处于“空壳”状态,收取的管理费不足以满足基金经理、研究员薪资及信息披露等正常开支。一些基金选择了清盘,而另一些基金公司出于公司长远发展等其他考量还在勉强维系着日常经营。

在目前数万亿的委外资金借道基金蜂拥入市的背景下,一旦机构资金选择掉头的话,公募行业显然也会受到冲击。上述华南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本报称,公司也考量过这些问题,跟机构合作推出的债券型基金基本上都是定期开放的债券型基金,一方面便于保证收益把杠杆加上去,另一方面到期后如果机构资金要走,也能及时清算,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其他类型的产品跟机构也有过约定,以免净值产生大幅波动,损及投资者利益。

然而,对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受制于议价能力的缺失,它们是否从容应对机构短期的巨额赎回仍是个未知数。若环境恶化,一旦发生基金投资风险和收益倒挂的极端情况,在一轮基金清盘潮下,基金公司又如何能保证投资者利益?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