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退市红线、大股东股权暗战、回购股份再生波澜、转型保壳之路前途未卜,遭遇内忧外患的*ST新梅是怎一个“乱”字了得。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拖累了公司的正常经营。一出出“闹剧”无疑是管理层和野蛮人“宫斗”的缩影,这里面大股东更是难辞其咎。
房地产业务亏损 恐步退市博元后尘
3月31日,*ST新梅发布《股票暂停上市公告》称,由于连续三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股票自2016年4月8日起暂停上市。2015年是*ST新梅上市以来亏损最为严重的一年,亏损数字为1.12亿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ST新梅从2013年就陷入亏损泥潭,而一直无法自拔呢?
*ST新梅主营房地产业务,2015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在公司收入比例和利润比例中,都占到100%。业绩亏损,也就是房地产业务的经营出现了问题。
《红周刊(博客,微博)》记者查阅公司财报发现,其房地产开发业务主要位于上海市和江苏省江阴市。在上海项目开发殆尽后,公司从2013年起房地产项目的销售主要是江阴新梅豪布斯卡项目。*ST新梅在上海后续土地储备不足,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竞争力。
而仅存的江阴新梅豪布斯卡项目也并没有帮助*ST新梅挽回颓势。对于2015年业绩亏损的原因,*ST新梅在《2015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解释称,净利润为负值主要是受2015年楼市状况低迷的影响,去年江阴地区的楼市状况不容乐观,房价持续下降,库存较大,导致资产大幅减值。而2014年和2015年的亏损原因如出一辙。
为了给股东一个交代,挽回业绩颓势,*ST新梅在2015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将会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通过降价等促销手段消化库存、回笼资金。并将公司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的办公大楼新梅大厦部分对外出租的办公用房转为对外销售。
这个好似“变卖家底”的举动是否有效果呢?4月15日,公司在《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中回复“关于新梅大厦办公用房处置事项进展的疑问”时表示,由于新梅大厦周边地区商业房产持续低迷,截至目前,尚未有交易方购买该部分办公用房,也未签订相关意向协议。
在《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第十条中有明确规定,公司股票暂停上市后,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的第一个半年度报告,且半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已经盈利,则上市公司可以在第一个半年度报告披露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提出恢复上市申请。由此看来,在上半年已经过半的情况下,*ST新梅或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保壳了。
虽然*ST新梅被暂停上市与房地产行业环境不佳有很大关系,但在行业环境背后,《红周刊》记者发现,*ST新梅的亏损还另有隐情。如大股东与“开南系”的股权之争、以及宋河酒业股份回购事项悬而未决,都成为横亘在*ST新梅保壳路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