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锋锂业作为全球锂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其发展路径堪称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的缩影。
自成立以来,公司深度布局锂资源开发、锂盐深加工、金属锂冶炼、锂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储能需求加速释放以及固态电池研发逐渐突破的背景下,赣锋锂业的战略布局与经营情况颇受资本市场关注。
本文将结合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及产业趋势,对赣锋锂业的基本面进行全面剖析。
赣锋锂业最突出的特点是覆盖了锂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上游:锂资源开发与投资。通过参股、控股、包销等模式,公司在南美盐湖、非洲锂矿及国内资源均有布局。
中游:锂盐及金属锂冶炼。赣锋是全球少数具备大规模金属锂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质和航空航天领域。
下游:锂电池制造与回收。涵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且率先实现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形成绿色闭环。
这种一体化布局不仅增强了公司对资源和市场波动的抵御能力,还使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拥有较强的议价权。
在资源安全愈发重要的当下,赣锋的锂资源优势尤为突出。
公司2025年锂资源自给率超过50%,大幅降低了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通过参股国际优质矿山和盐湖项目,公司形成了“矿产—盐湖—回收”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随着锂价波动加剧,这一优势在成本端的体现愈发明显。
赣锋是全球最早进入固态电池赛道的企业之一,目前已在硫化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及金属锂负极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其样品能量密度达到420–500Wh/kg,循环寿命超过800次。
2025年,公司研发的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并与无人机和eVTOL企业达成合作。
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优势,未来有望引领动力电池新一轮迭代。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锂电池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5%,成为业绩的重要支撑。
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超过1.5万次,契合全球储能快速增长的趋势。
消费电池:TWS耳机电池全国第二,手机电池跻身前四,具备规模效应。
机器人电池:子公司新余赣锋电子研发的324Wh电池组性能优异,已应用于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显示出公司在新兴应用场景中的拓展能力。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51.61亿元,2025年中报货币资金97.17亿元。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公司仍具备较强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
这为公司持续研发、扩产和资源并购提供了资金保障。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减亏30.1%;扣非净利润-9.13亿元,亏损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
全球锂价自2023年底以来持续下行,压缩了上游资源和锂盐业务的利润空间;
部分资产计提减值,拖累整体盈利表现。
不过,公司亏损幅度较2024年有所收窄,显示其经营韧性和下游电池业务的对冲作用。
锂系列产品:营收47.56亿元,同比下降27.2%,毛利率仅8.4%,充分反映锂价下行的影响。
锂电池系列产品:营收29.75亿元,同比增长9.9%,毛利率14.2%。电池业务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亮点。
这表明赣锋正逐步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材料+电池综合型”企业的转型。
营业成本74.43亿元,同比下降13.0%;期间费用18.1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财务费用增长22.8%,主要因短期借款增加。
成本下降幅度有限,费用上升导致盈利承压。未来若锂价回升,成本优势和资源自给率将逐步体现。
存货103.48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库存商品42.69亿元。若锂价继续下跌,公司面临一定的跌价风险。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0亿元,同比下降92.4%,显示经营端现金流压力。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81亿元,反映公司持续进行资源与电池业务的投入。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9.56亿元,说明公司依靠融资维持扩张与研发。
整体上,现金流波动较大,短期内对融资依赖较强。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带动动力电池需求。
储能市场在政策驱动与成本下降下快速放量。
消费电子对轻薄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增加。
赣锋锂业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固态电池技术,有望把握行业增长红利。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核心方向,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温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
赣锋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并率先进入无人机、eVTOL和消费电子验证环节。
旦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公司将在电池行业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子公司新余赣锋电子的机器人电池组性能突出,表明赣锋正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这些领域未来有望成为继新能源车和储能之后的新蓝海。
锂价波动风险:锂资源价格受供需与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价格大幅下跌将侵蚀公司利润。
存货减值风险:锂盐价格下跌背景下,公司存货价值面临下调风险。
高负债率与财务费用:短期借款增加,财务费用走高,可能影响净利润表现。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度:虽然技术领先,但大规模产业化仍需时间,短期难以显著贡献业绩。
国际市场不确定性:海外投资项目涉及政策、汇率及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