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算力需求像滚雪球般膨胀,光互连领域的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可能改写产业格局 —— 在刚落幕的深圳光博会上,OCS(Optical Circuit Switch--光电路交换机) 的爆发式亮相,正印证了这一点。作为被多家厂商押注的 “下一代交换技术主流方向”,它不仅带着 “比 CPO 更高效、能耗更小、速度更快、发热更小” 的硬实力,更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产业链图谱,让投资者和行业分析师嗅到了新的机会。
什么是光路交换机OCS:
光电路交换机(Optical Circuit Switch),通过全光信号直接交换实现数据传输,无需光电转换,消除传统电交换机的信号转换瓶颈,从而实现更快、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尤其是在长距离传输中。
与传统交换机的区别:
传统设备依赖电子包交换,即光信号进入被转换为电子信号,通过电交换再输出,这会引入显著延迟与额外功耗
OCS完全跳开电子处理路径,对协议和速率独立,即所谓"速率无关”
本届光博会的 OCS 展区,几乎成了 “技术实力秀场”。Coherent 直接抛出两款数字液晶 OCS 方案:300 端口机型支持双向收发,额外预留 20 个冗余端口,仅占 8RU 高度;64 端口机型则以 2RU 的紧凑尺寸,搭配 4 个冗余端口,适配不同场景需求。而腾景科技的登场更具 “上游话语权”—— 作为全球钒酸钇晶体生产的领先者,它展出的掺铒钒酸钇晶体、钒酸钇晶体,正是数字液晶 OCS 核心部件 “偏振处理模块” 的关键材料,相当于卡住了这条技术路线的 “脖子”。
不过,OCS 的真正价值,藏在它的三大主流技术路线里。每条路线的成熟度、优势场景与代表企业,都是读懂产业趋势的关键:
作为目前 OCS 应用最广的技术,MEMS(微机电系统)的逻辑很直接:在硅晶圆上蚀刻微型反射镜阵列,靠静电或磁致动器驱动镜片倾斜,精准改变光束传播方向。这种技术的可靠性,早已被行业巨头盖章 —— 谷歌基于 MEMS 打造的 “Apollo” OCS 平台,直接实现 30% 成本降低、40% 功耗减少;Lumentum 的 R300 产品更凭 MEMS 技术累积超 1 万亿小时现场运行时间,把 “稳定” 刻进了基因。
在国内,光库科技是这条路线的核心代表,同时它还布局 OCS 整机领域,从技术到产品的落地能力清晰可见,成为 MEMS 路线商业化的重要玩家。
与 MEMS 的 “机械驱动” 不同,DLC 是纯非机械方案:靠外部电场改变液晶材料折射率,实现光路精准控制。它的最大亮点是 “低功耗 + 高可靠”—— 驱动电压低于 10V,对稳定性要求苛刻的场景(如海底网络)适配度拉满。更关键的是,Coherent 早在 18 年前就将 DLC 技术用于波长选择开关(WSS),技术积累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国内市场中,中标旭创是 DLC 路线的领军者,同时也是 OCS 整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从核心技术到终端产品的全链路布局,让它在 DLC 商业化进程中占据先发优势。
虽然 DBS 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它的 “差异化优势” 已十分突出。其核心由光纤准直器、二维压电致动器、精确位置传感器构成,靠压电陶瓷机电耦合效应驱动准直器位移倾斜,实现光束快速对准 —— 这种 “快切换” 能力,让它在未来高速通信场景中充满想象空间。
凌云光是国内 DBS 路线的代表企业,同时也涉足 OCS 整机研发,属于 “技术探索 + 产品落地” 双线并行的选手,有望在 DBS 成熟后抢占先机。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点,OCS 产业链的核心玩家:
OCS 整机:中标旭创(DLC + 整机)、德科立、光库科技(MEMS + 整机)、凌云光(DBS + 整机)
核心零部件:腾景科技(钒酸钇晶体龙头)、赛微电子、炬光科技
光纤及连接器:长芯博创、长飞光纤
从光博会的热度来看,OCS 已经从 “技术概念” 走向 “产品实测”,尤其是在 CPO 仍在优化细节的阶段,它的 “高效低耗” 特性更显稀缺。对投资者和行业分析师而言,与其追逐短期热点,不如紧盯这三条技术路线的商业化进度 —— 毕竟,能在 “下一代光互连” 赛道站稳脚跟的企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长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