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市场开放加速 机构积极备战“互换通”
5月15日,“北向互换通”下的交易将正式启动。记者获悉,目前多家机构正在为开通“互换通”积极做准备。业内专家表示,“互换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它的推出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进一步发展。
数字人民币试点纵深推进 预付费管理应用可期
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系统改造、智能合约、硬钱包研发成为各家公司的关键词,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拓展、交易规模等方面也取得诸多成果。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认为,其有望在预付费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今年各地消费券活动和大型会议的举办也有望带动数字人民币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国家能源局: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国家能源局官网5月9日消息,国家能源局4月26日召开的2023年4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指出,今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开局良好,装机规模持续扩大。要继续加大政策供给,采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同步加息步入尾声 全球经济奏响“分化”新序曲
一季度以来,全球央行紧缩步调明显放缓,一轮数十年来最为激进的全球加息潮渐入尾声。以“分化”为主题的新序曲已经奏响。一面是,激进加息后果显露,各大央行深陷不同困境,“各有烦恼”、错位“施策”,货币政策步调将出现错位;另一面是,全球经济不再“同此凉热”,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或将走出截然不同的增长道路。
沪深股通4月成交宗数创历史新高 北向资金逆势加仓新能源产业链
据统计数据,4月北向资金逆势加仓今年以来持续下行的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两大行业,加仓幅度分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前两名。而前期表现火热的大科技板块中,4月仅有计算机行业被北向资金小幅净买入2.13亿元,剩余的通信、传媒、电子3个行业均遭净卖出。
前4月进出口增长5.8% 新能源车提速领跑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7.67万亿元,增长10.6%。从重点商品看,汽车、船舶出口展现强劲势能,是拉动4月外贸表现的重要力量。据测算,4月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95.7%,船舶出口同比增长79.2%。
“中特估”动力源来自国资改革与价值重估共振
央企国企“价值重估”,有利于促进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力量,这种价值重估有利于央国企成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牵引力量。
融资环境优化 5月多家房企争相“补血”
在3月房企融资小幅回暖之后,4月的融资规模又出现了同环比回落的情况,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进入5月,万科、越秀地产、大名城、中南建设等多家房企开启“补血”计划,陆续公布了最新融资计划。业内人士认为,从供给侧支持房企融资只是暂时“输血”的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房企流动性困难,还要靠“自我造血”,要靠销售回款,因此还需加大需求侧购房支持力度。
加快培育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 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