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A股大象起舞,“中字头”全线爆发,银行股批量走高,沪指一度大涨近2%收复3400点。截至收盘,沪指大涨1.81%创年内新高,两市合计成交11369亿元,连续22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0.49亿元。
盘面上看,除大金融、石油板块强势拉升外,人工智能概念午后也再度走强,朗玛信息、科大讯飞等涨停;一带一路概念继续活跃,中船系纷纷飘红;此外,煤炭、电力、钢铁、建筑等板块悉数走强,旅游餐饮、酿酒、医药、地产等则相对走弱。
国泰君安研判,展望后市,A股仍处于底部抬升、结构性做多行情。配置上,看好风险特征不高、受益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长股,如中特估、数字经济、创新药和半导体等。下一阶段,机会可聚焦在产业政策有进一步催化、盈利周期见底、交易结构较好的股票上。
作为市场权重最大的板块之一,8日银行股罕见批量暴涨。中信银行率先拉板,为2020年7月来首次,股价直逼历史高点;西安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涨停,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工商银行均涨超6%。
2023年一季报显示,A股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增速为1.41%,归母净利润增速2.37%。财通证券统计,国有大行近五年分红率基本稳定在30%左右,符合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需要。近年来,国有大行股息率也逐年提升,平均股息率从2019年的4.85%提升至2022年的5.83%。
华西证券表示,银行板块年报和一季报落地,结合一季度贷款投向数据来看,信贷高景气是支撑银行业绩的主要因素,而息差和中收承压下,一季度上市银行业绩探底,后续量价有支撑,基本面有望企稳回升,催化板块估值低位回升,且目前银行股主动基金持仓处于底部区间,具备较高性价比。
银行股带动下,中特估行情持续火热。截至收盘,次新股中纺标30cm涨停,中船汉光、中国电研20cm涨停,中国外运、中国出版、中国船舶、中油资本、中船科技、中视传媒、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远海科等多股10cm涨停,中信出版、中国重工等纷纷跟涨。
开源证券持续看好中特估机会。该机构表示,一是央国企金融上市公司受益于国企改革,ROE和分红率提升、永续经营带来的估值溢价均有望带来估值重塑,“中字头”基本面明显改善、高股息率标的受益;二是优质央国企上市和资产整合有望为产业投资和投行业务带来新机遇,产融协同优势明显的央企金控类标的受益;三是非银公司的权益持仓有望较大程度受益于国央企大盘蓝筹大盘股的分红提升和资产增值,保险公司具有高杠杆经营、权益头寸比重扩大等优势,更加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三桶油”今日也同步走强,截至收盘,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双双涨超7.6%,中国石化涨超4.5%,股价齐创历史新高。
海通证券表示,一季度克服油价回落不利影响,三桶油实现净利润958亿元,同比持平,预计全年业绩仍将维持高位,随着民营炼化进入平稳期,三桶油积极能源转型、优化扩充炼化产能,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都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三桶油也参与了海外众多油气项目的建设开发。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大背景下,三桶油仍有估值修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