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价格持续下跌,且暂时没有回暖迹象。近日陆续披露的稀土产业链上市企业一季度报也反映出这一点,业绩呈普遍缩水状况。
北方稀土(600111)日前披露的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92.31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2亿元,同比减少40.83%。此外,包括中国稀土(000831)、盛和资源(600392)、广晟有色(600259)等一季度净利润均同比下降近九成左右。
对于营业收入的减少,北方稀土称,主要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及销量同比减少。广晟有色也提及,报告期内稀土产品价格下降致使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中国稀土同样披露,公司第一季度对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存货计提减值准备总金额为1.30亿元。
稀土价格的波动也使得下游加工受到影响。以金力永磁(300748)为例,该公司一季度毛利率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对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下降,金力永磁回应称,2022年前两季度稀土原材料市场价格处于高位,第三、四季度价格相对回落。由于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需要保持一定的稀土原材料库存,而从原材料投入、产品生产到最终的销售收入确认,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导致第四季度产品成本偏高。同时由于第四季度产品售价按稀土原材料走势同步下调,使得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显著下降。不过,金力永磁同时称,稀土价格的理性回归,将有利于风电领域等需求的增长。
据发布的关于稀土市场的最新周报,截至5月5日,氧化镨钕市场均价43.55万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0.69%;金属镨钕市场均价53.5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氧化镝市场均价189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镝铁市场均价184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氧化铽市场均价825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金属铽市场均价1025万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
而年初至今,氧化镨钕价格已累计下跌近40%;中重稀土中的氧化镝下跌近25%、氧化铽下跌超41%。
实际上,稀土价格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打开新的上行通道,主要受下游风电、新能源车等应用刺激。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此前显示,2020年4月,稀土价格指数尚不足130点,至2022年2月24日,该指数升至430.97点,翻了两倍,创下历史新高。
紧接着在2022年的3月4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表示,针对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的情况,稀土办公室于3月3日约谈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盛和资源等重点稀土企业。
会议要求,有关企业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上游与下游的关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交易和贸易流通等行为,不得参与市场炒作和囤积居奇;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健全稀土产品定价机制,共同引导产品价格回归理性,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航证券在对稀土价格走势的复盘中指出,就在2022年3月,稀土价格快速回落,随后进入技术性下行通道。而在2022年8月发布的当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增速分别达到30.0%和29.4%,高于原先20%的同比增速,从而使供给端趋于相对宽松。此外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稀土永磁材料下游风电等终端需求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