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梳理这批定增无果的公司,在主动“撤单”的25家公司中,一部分是在经历交易所严格问询后打了“退堂鼓”。
以老牌药企海辰药业为例,公司在2022年6月宣布,拟定增募资不超4亿元,用于年产5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抗新冠原料药关键中间体建设(年产150吨)等项目,公司拟借此抓住新能源电池领域及抗新冠口服药领域的发展机遇,完善产品战略布局,稳固公司竞争优势。
随后的审核中,“跨界”锂电的技术和客户储备、新业务与现有主营业务差异及联系以及募投项目产能消化措施等均被交易所重点问询。今年2月14日,海辰药业宣布终止定增并撤回申请文件。
同样,在德联集团定增审核中,深交所也对其募投项目进行了细致“盘问”,要求公司对募投项目是否属于淘汰类产业、是否存在重复建设、是否存在夸大误导性陈述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公司此前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6亿元,用于德联汽车新材料胶黏剂研发和制造项目。今年3月中旬,公司宣布终止定增。
因募投项目无法取得预期收益,永鼎股份则主动“叫停”了再融资计划。公司4月17日披露称,由于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海上风电建设延缓,全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4.07GW,同比下降76%,行业毛利率有所下降,业内企业在建产能较大。公司综合考虑后,认为“高端海缆及陆缆建设项目”已无法取得预期收益,公司原增发方案已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故决定终止本次增发。根据此前公告,公司拟募资不超过10.05亿元,用于投资高端海缆陆缆及系统配套项目、5G承载网核心光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另外,帝科股份、华控赛格则分别因董事长被警示和公司被立案调查,而不得不终止定增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