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后市,判断A股仍处于底部抬升,结构性做多的行情。
具体而言,一是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的稳定,是股票做多的重要前提。
二是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超预期与否不影响股票做多决断,只影响股票投资结构。
三是政治局会议对“内生动力还不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的定调,有助于打消市场对于GDP数据好转就不需要稳经济的疑虑。
四是“房住不炒”意味着当前仍不是全局性行情,而是结构性行情。此外,边际上,中国利率水平的下降与海外紧缩周期的结束。
配置上,看好风险特征不高、受益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长股,如中特估、数字经济、创新药和半导体等。下一阶段,机会可聚焦在产业政策有进一步催化、盈利周期见底、交易结构较好的股票。
一季报收官后,业绩向好行业的表现并不持续。短期市场又来到了行业快速轮动,集中“实验新方向”的阶段,实际赚钱效应并不强。
目前,市场预期在“弱复苏”和“弱衰退”之间摇摆。具体体现为三点:一是各个期限的经济预期都是结构性分化的。中期展望方面,内需向上,外需向下。国内经济结构上,上半年基建和制造投资有韧性,但消费和房地产改善弹性不足;稳增长资源投放前置,下半年稳增长力度会自然减弱,即便居民支出意愿提升,也难形成共振。
二是中微观不断出现矛盾信号,同样指向结构分化。三是居民购买力何时释放的逻辑并不清晰。居民信心受稳增长政策影响,也会受到外需预期影响。居民信心恢复,支出意愿系统性提升,可能还是滞后于经济增长恢复的,不足以引领高弹性增长。
同时,近期经济预期下修和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国债收益率显著回落,这是类资产荒的环境。
而经济增长预期在“弱复苏”和“弱衰退”之间摇摆,“资产荒”环境的出现,都是主题思维主导市场的绝佳土壤。因此,继续提示2023年数字经济和央企改革主题,将反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