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尔股份首季度遭遇“滑铁卢”后,IC设计巨头韦尔股份雷声又起。
4月18日,市值超1200亿元的韦尔股份披露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首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双降,而其扣非净利润仅为2196.45万元,同比下滑98%。而从韦尔股份多项财务指标看来,其并未出现业绩反转迹象。
在业内看来,韦尔股份业绩反转何时会出现,仍需视全球半导体行业走势而定。而从当前行业整体销售状况来看,这一拐点到来尚需时日。有机构认为,半导体库存调整会一直持续今年前三季度。
韦尔股份一季报显示,该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为43.35亿元,同比下滑22%。这一数字创下该公司近三年来最低的首季度营收纪录,在2021年和2022年两年中,营收规模分别为62.12亿元和55.38亿元。
数据显示,韦尔股份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仅为1.99亿元,同比下滑78%。需要提及的是,在其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就达到1.3亿元,而在过去两年中,这一科目数据均为负数。
正因如此,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韦尔股份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仅为2196.45万元,同比下滑98%。
韦尔股份首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出现了些许改善。数据显示,其首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3.83亿元。不过,需要提及的是,韦尔股份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正,与去年现金流整体状况较差不无关系。从去年一至四季度来看,该公司这一科目分别为-7.97亿元、-13.91亿元、-26.69亿元和-19.93亿元。
不难看出,韦尔股份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出现大幅增长,主要与去年全年现金流状况不理想有较大关系。其在一季报中也表示,现金流状况改善主要因本期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减少所致。
去库存的进度,被业内视为业务复苏的关键指标,如果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将经营业绩及经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韦尔股份在2022年底进行了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备受关注的存货“水位”开始降低。截至一季度末,其存货余额为107.69亿元,而在去年底,该数据为123.56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韦尔股份在去年年底,因消费电子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产品部分市场出货量下滑、产品销售价格承压,而计提存货跌价约13.6亿元。由此看出,其存货余额的回落,并非由于销售状况回暖导致库存周转加速,而是主要是因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引起。
从目前来看,韦尔股份的颓势并未改变,在业内看来,其业绩反转何时会出现,仍需视全球半导体行业走势而定。
对于2023年,韦尔股份方面也表示,企业和个人电脑及智能手机的需求疲软,芯片库存水平上升,内存市场持续疲软等不利条件,限制了半导体市场的增长。
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IA)近日公布的数据,全球半导体行业在2023年1月的销售额为 413 亿美元,这个数字比2022年12月减少了5.2%,比2022年1月减少了18.5%。其中,中国市场环比下降了8.0%,同比下降了31.6%。而且根据IDC的市场预测,今年半导体库存调整会一直持续今年前三季度。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半导体厂商都受到了影响,比如三星、台积电、SK海力士、英特尔等等。其中,三星2023年Q1季度的营业利润创造了14年史上之最低纪录,仅为31.32亿元,同比暴跌95.8%。迫于无奈,三星也官宣将会削减芯片产能。由此可见,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