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金公司分析,目前来看,动力电池向无模组、集成化方向发展将成为未来电池技术的趋势,是电芯品质提升后对能量密度追求的必然选择。电动车为提升续航里程,需在有限的底盘空间内提升体积利用率,尽可能多地放置动力电池以增加实际带电量。
同日,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方面透露,作为麒麟电池的全球量产首发车型,极氪汽车的纯电中大型MPV极氪009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在麒麟电池量产后延迟1—2个月左右。极氪汽车表示,“目前,MPV极氪009麒麟电池版定购的比例很高,这让我们很惊讶”。
此外,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AITO问界系列新车型,以及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阿维塔汽车也将全面搭载麒麟电池。
当前,新能源上游的碳酸锂价格正在加速下跌。3月21日,上海钢联的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跌12500元/吨,均价报3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跌12500元/吨,均价报26万元/吨;氢氧化锂跌5000元/吨。
其中,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低端价已经跌破30万元/吨,触及29万元/吨。另外,电池级碳酸锂市场高端价为33.5万元/吨,市场主流价在31.25万元/吨。
其实,进入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跌跌不休”。2022年11月,碳酸锂价格一度冲高至近60万元/吨后,短短4个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累计跌幅已接近50%。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下跌速度已经超过多数市场预测的数据,并正朝着20万元/吨的价位俯冲,按照这一下跌速度,原本市场预期,2023年年底跌至20万元/吨的价位,可能将在今年二季度到来。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电动车百人会上直言,随着锂资源国外在加紧生产,国内的资源开采也在快速增加,全球锂资源充足,从中长期看没有供给问题。
产能过剩或许是这一波碳酸锂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行业机构的普遍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大约在1000GWh到1200GWh.但截至2022年年底,电池厂、整车厂与其他跨界企业对外公布的产能规划就已经超过4800GWh。
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业绩电话会议中提到,碳酸锂无论如何都要大幅降价,因为需求远远不如预期。同时,蔚来汽车CEO李斌也提到,2023年将有更多上游产能产出,考虑到市场需求,碳酸锂很可能跌至20万元/吨甚至更低。
众所周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占据整车总成本的40%至60%,而碳酸锂在动力电池总成本中占比约10%至15%。碳酸锂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动力电池的价格,从而进一步影响下游车企的整车成本。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镍、碳酸锂等电池原材料的价格持续走低,使得部分新能源车企成本高涨的情况得到缓解,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降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