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收盘,A股共有1405家国有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国资控股、省属国资控股、地市国资控股以及其他国有四类);其中,有499家上市公司市盈率低于13倍,占比约为36%。而业界普遍认为,市盈率低于13倍即公司价值被低估。
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偏低的原因,李求索分析,一是由于上市国企在传统行业中占比较高,而近年来新经济表现整体好于传统经济。二是投资者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账面价值认知存在一定分歧。而实际上,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国有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稳定国计民生的重任,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多集中在公用事业、环保等公益属性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发挥着基础保障的作用,业绩稳而不快。”张继强表示,也正因为此,市场对其经营效率、应收账款质量、市场化程度等存在顾虑,使得这些板块内国企估值折价度偏高。
随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逐步完善,未来部分国企估值或得到投资者的重新审视,长期估值中枢有望抬升。张继强分析,首先,国企资产与险资等长线资金风险收益偏好匹配度高,长线资金入市节奏加速有望带来国企价值重估。其次,国企在稳就业、稳民生等正外部性强的领域承担着重要责任,胜在长远与稳定,具备稀缺的确定性,应当具备估值溢价。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未来随着国企核心竞争力的改善,其资产质量和盈利预期有望获得改善。
国有企业自身也要善作善为。中信证券建议,国有企业可通过各类资本运作推动更多企业内优质资源向上市主体汇聚;对于一些业务协同弱、盈利能力差、存在失管失控风险的业务要灵活调整退出,进一步聚焦主业和优势领域;此外,国有企业还需有前瞻意识,加强储备上市资源,孵化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优质资源对接资本市场。
“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易会满此前表示,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