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稀土矿产品指标配额来看,2022年起原本中铝集团、五矿集团、南方稀土三大集团的指标统一为中国稀土集团的指标。2022年,轻稀土配额方面,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分别占比74%、26%;重稀土配额方面,中国稀土集团、广晟有色、厦门钨业分别占比68%、14%、18%。不论是国内稀土资源储量掌控格局,还是指标配额分布,中国稀土集团与北方稀土集团的“一南一北”“一重一轻”模式已初具雏形,国内稀土供应格局进一步得到优化。
2022年初以来,中国稀土集团围绕资源整合、数字化发展、人才引进等与多方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广晟集团、江铜集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联通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人民政府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稀土集团的成立与发展,有望进一步优化国内稀土供应格局并提升稀土资源供应可控能力。
在打击非法稀土产业链方面,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稀土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稀土产品开采、冶炼分离到流通、出口全过程追溯管理,有效倒查市场上稀土产品来源,从根源上打击非法稀土产业链。此后,打击非法稀土产业链活动进入常态化阶段,随着非法稀土开采点的减少以及相关工具的没收,国内非法稀土产业链几乎不复存在,供给可控能力显著提升。
海外稀土供应方面,据中金有色研究院统计,目前海外共计43个稀土项目,其中29个为轻稀土项目,14个为重稀土项目。中金有色研究院认为,海外稀土项目虽为数不少,但总体来说开发进度缓慢且多数低品位矿山开发经济性不高。因此,以中国供应为主的格局有望延续。
高性能钕铁硼是稀土下游需求占比最大且成长性最好的领域。在碳中和战略下,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不管是电动车,还是风电、节能电梯、变频空调、消费电子、工业电机、机器人等,都要用到永磁。
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中的永磁电机、传统汽车中的EPS和微电机,合计占比45%。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以及能效标准提升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或成为高端磁材最大消费比例下游,占比达到40%;同时,工业电机在2025年需求占比或达到17%。
价格方面,氧化镨钕价格自2022年2月23日达到区间价格最高点110万元/吨后,由于稀土价格上涨过快引致政策调整以及下游成本传导不畅,再叠加疫情影响,稀土价格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下行之路。2022年9月6日以来,稀土相关产品价格出现企稳回调现象,氧化镨钕价格在60万-65万元/吨的低位区间已徘徊三月之余,且2022年8月17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第二批稀土指标(同比增长30%,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中金有色研究院认为,稀土价格顶着供需两侧的压力在相应的底部区间徘徊,库存或已在急速下跌过程中不断去化。
近期需求预期的改善带动市场情绪转好,稀土价格已出现回升。目前,氧化镨钕价格已突破70万元/吨,氧化铽价格已达1500万元/吨,均突破去年10月反弹高点。
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9月2日,工信部明确发声维稳稀土价格,2023年国内稀土指标增速或放缓。在2023年需求全面复苏的背景下,稀土价格上行通道或已经打开。
中金有色研究院表示,展望未来,国内供应不断集中且供给可控能力持续提升,海外新建项目进度缓慢,而下游新能源车、工业电机等高速发展领域方兴未艾,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层出不穷,预计2022-2025年全球轻稀土矿供需平衡分别为2.3万吨、-0.08万吨、-1.1万吨、-1.3万吨REO,全球重稀土矿供需缺口将持续存在,2022-2025年分别为-2098吨、-3324吨、-1408吨、-3973吨REO,有望支撑稀土价格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