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项目密集亮相 万亿级基建投资超前发力
今年以来,各地重点项目建设掀起新热潮。一边是24地超12万亿元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密集亮相,一边是3.65万亿元专项债早发早用。机构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或超过10%,今年广义基建投资有望增长5%至8%,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三审”在即 拟完善衍生品交易监管
业内人士预计,期货和衍生品法有望在“三审”后通过,并于今年颁布实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将迎来“基本法”,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水平有望得到提升,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承担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任。
一季度吸收外资快速增长 稳外资外贸政策料加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4月14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3月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快速增长,实现了“开门稳”。面对内外部挑战,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政策料加力。
降准预期提信心 基金经理热议后市方向
14日A股市场活跃度大增。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市场对降准预期给予了较好的反应,接下来要观察包括降准在内的政策组合拳的具体落地情况。可以明确的是,政策底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夯实,市场底或已越来越近。
近200家公司一季报大幅预增 三大行业景气高歌猛进
截至4月14日,已有498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387家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为77.7%,当中更有190家公司预计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100%。在预增阵营中,与新冠检测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锂电及光伏产业链表现最为抢眼。另外,煤炭化工等周期股业绩增长也令人振奋。
消费延迟但需求强劲 家居建材头部企业逆势扩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其中,家居建材类零售额约3634亿元,较2020年有明显增长。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受疫情和地产调控影响,消费者对家居建材的需求出现“延迟消费”现象,但市场需求依旧存在且较为强劲。
新股弃购并非零成本 投资者亟须调整“打新”思路
总而言之,“打新”不是包赚不赔的生意,最终收益还是取决于股票的价值和价格。“打新”之前要先对上市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理性参与新股申购。对于不看好的新股,可以选择不参与,不能先“闭眼打新”而后“违约弃购”,既影响自身打新资格,也对新股发行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多地上调管道气价格 进口成本高企气价强势或延续
近日,国内部分地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天然气上下游联动机制,纷纷上调居民、非居民天然气价格。行业人士认为,气价上行主要受国内外供给趋紧因素影响,下游企业生产制造成本面临提升的同时,我国燃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也获得推进。在短期内供给端难有增量的背景下,全年气价或维持强势格局。
央行: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养老金个人账户去年实现6.7%收益秒杀理财 如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