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3日,时隔一个月后,沪深两市成交额再次突破1万亿元。受市场提振,“牛市旗手”券商板块整体上涨,财富管理类券商估值得到一定修复。
记者注意到,2022 年以来,A 股市场以创业板为首大幅下跌,引起公募基金净值大幅波动进而引发基金赎回担忧,市场对财富管理业务预期降低,导致去年大幅上涨的财富管理类特色券商,今年出现大幅下跌。
不过,一些中小券商如华林证券、国联证券和中原证券走出独立行情,背后有着科技金融和业绩表现突出等诸多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居民理财观念的提升,财富管理市场仍有广阔空间,券商大资管与代销业务依旧面临较大的需求市场,市场企稳有望重新夯实该逻辑。
2022年以来,券商板块完全打破了去年的上涨逻辑,受市场负面情绪影响大幅下跌。
2月23日,沪深市场成交额恢复1万亿元,券商板块整也体再度上涨,仅华林证券和国联证券出现下跌。
不过,从2022年以来数据来看,49只券商概念股有45只下跌,且跌幅居前的均为去年受热捧的财富管理特色券商。
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今年以来,跌幅前五的券商股为东方财富、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和长城证券,分别累计下跌28.86%、23.22%、15.94%、14.17%和14.13%。
要知道,2021年下半年后,上述东方财富等5只券商因为旗下控股或参股拥有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成为市场热捧的券商,且被业内用“含财率”高来标注其财富管理特色。
例如,东方财富旗下拥有行业排名前列基金销售平台天天基金,而广发证券控股和参股了公募基金龙头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东方证券旗下拥有东证资管、兴业证券控股兴证全球基金、长城证券旗下则拥有景顺长城基金和长城基金两家公募基金。
但是进入2022年“含财率”逻辑似乎完全被抛弃,东方财富、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成为券商中领跌的主力军。
“当下券商股表现分化,主要是受到市场整体风格切换以及获利兑现需求这两方面影响所致。”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陈梦洁分析,2022年以来,A股受地缘政治、市场持续调整以及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市场风格切换至稳增长主线的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叠加券商板块中部分标的受益于财富管理转型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因而在去年有出色的表现,当前市场杀估值背景下,短期存在获利兑现需求。
数据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A 股市场以创业板为首大幅下跌,引起公募基金净值波动,1月新发公募基金份额929亿份,较2021年12月减少50%。
“近期市场存在公募基金赎回的担忧,市场的负面情绪引发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预期降低,进而导致券商股大跌,尤其是财富管理题材个股跌幅最大,”一位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