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今年以来上游锂矿价格飙升,中游锂电材料价格也大涨,坚持了大半年的电池企业涨价意愿强烈。近期部分锂电行业内部人士表示,国内一线电池企业近期已通知可签约客户重新协定价格,报价或上调两成左右。
然而,在上中游成本大涨、整车也提价的背景下,整车销售仍维持高增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国内电动车销量达39.7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148%。电动车渗透率17%,与9月基本持平。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今年超过了300万台。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外资机构都认为,明年销量可能将增长30%~40%达约400万台,渗透率将达20%。
投资机构如何看待明年中游各个环节(正负极、电解液、隔膜、动力电池等)前景的分化?整车的投资格局又将如何?
此次电池企业集体涨价在意料之中,今年以来锂电材料涨幅明显。上海有色金属网(SMM)分析师梅王沁对记者表示,如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1月均价6.3万元/吨上涨至近期的20万元/吨以上,涨幅达228%。六氟磷酸锂价格从年初的11万元/吨上涨至56万元/吨,涨幅达400%以上。锂电池主要四大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价格也随之上调。三元材料价格上涨73%,磷酸铁锂材料上涨133%,电解液价格大涨172%。
这种价格的飙升主要是因为锂矿价格飙升、产能受限等,部分锂电材料公司的股价今年也持续飙升。机构预计明年锂电材料价格可能仍将处于高位,但部分环节的失衡状况将有所缓解,甚至有些环节需要担心扩产后出现过剩。
“2021年,技术瓶颈限制了隔膜的供给。受限于设备产能(隔膜设备主要来自于日本),日本企业的大量产能都被隔膜龙头恩捷股份提前预定,其他企业扩产没那么快,所以隔膜还是四大主材里面最缺的一环,而正极、负极供需将慢慢回到一个均衡水平,电解液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过剩。”凯思博(Keywise)中国股票投资经理徐涛告诉记者。
另一家亚洲QFII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正极明年将扩产50%~60%有效产能,而新能源车销售增速约30%~40%,可见正极明年将处于过剩状态。而今年正极的盈利又被抬升,明年还面临锂价暴涨的成本压力。“目前正极产能扩张确实很快,行业是多寡头、特别分散的格局,还有很多新入者,后年可能还有50%的产能增长,因而明年看法偏空。”
就负极而言,虽然扩产也很快,但负极材料石墨化是高耗能行业,“在能耗双控背景下,各地政府的态度并不太支持,需要产业链一体化的产能才能更快拿到批文,石墨化可能会成为负极未来扩产的瓶颈。2021年产量约为60万吨,明年增长20多万吨,供需格局趋紧,负极行业的盈利应该可以稳定在一定水平。由于石墨化工序脱离前后端生产工序、设备投资大、生产时间长,大部分厂商选择外协生产,目前多数厂商选择在低电价地区布局负极石墨化生产一体化以提高石墨化自供比率,降低石墨化成本。”上述QFII投资经理称。
瑞银采矿业分析师李昆仑对记者介绍说,“我们11月18~19日拜访了乌兰察布发改委、凯金新能源和内蒙兴丰(璞泰来子公司)。凯金和兴丰表示,8~10月份受到限电影响,目前用电负荷只有50%,但10月中下旬后用电量接近满负荷。凯金称,电价较去年上涨至0.37元/度(去年电价0.29元/度)。兴丰还表示,新增5万吨产能9月底已具生产条件,但尚需自治区发改委的节能审查批复。此外,兴丰称目前石墨化产线接近一半由坩埚炉转为箱式炉(用电量可以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