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港股继续震荡探底,再创年内新低。不少受访私募指出,当前投资港股的支撑主要来源于其较低的估值和极低的盈利预期,在风险方面应关注美联储加息预期、港股的流动性风险及疫情变化等。
展望明年,多数私募机构对港股行情整体偏乐观,并认为结构性的行情孕育其中。
兆天投资总经理范迪钊认为,目前港股的支撑在于估值,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而趋势取决于金融及互联网等核心板块的基本面变化,目前位置风险收益比很高。随着南下资金体量不断增加,尤其是部分股票南下资金持股占比超过30%,从局部看,明年很有可能出现大幅反弹。相对而言,比较看好互联网、计算机、新消费、电动车等行业的表现。
明世伙伴基金经理黄海韵告诉记者,港股中有大量的中国基础资产,这批资产的质地和发展前景是世界级的。重阳投资基金经理王世杰也认为,港股市场最大的支撑来自公司基本面,“目前有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回购,或者提高分红。”
睿扬投资认为,港股市场的机会是结构性的,对于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一定要重视,对于国家政策抑制的方向要跟踪,港股市场的支撑肯定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实现高级工业化所体现的优越性。
格雷资产、清和泉资本、惠理投资等均认为,目前港股的主要支撑点是估值、盈利预期等。
在风险方面,多数受访者表示,应关注美联储加息预期、港股的流动性风险以及疫情变化等。
展望明年,多数私募机构对港股行情偏乐观,认为明年港股大概率会反弹,虽然尚不具备全面大反弹的基础,但结构性的行情一定孕育其间。经过不断调整之后,港股市场估值的性价比会进一步凸显。
惠理投资表示,港股有望出现触底之后震荡向上的行情,影响因素包括美股和A股变化、疫情控制和恢复情况等。相对于其他地区和市场,调整较为充分、估值较低的港股或是不错的选择。
格雷资产董事长张可兴认为,明年港股大概率会反弹,反弹幅度和力度取决于政策和流动性,从微观角度看,取决于两大行业板块——互联网和房地产的边际修复的空间。2022年的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宽远资产也认为,港股明年有可能出现反弹,但从整体来看,可能只是过度被低估的机会,比较难存在独立上涨机会。不过,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内地优秀企业可能出现比较好的独立行情机会。
黄海韵称,港股明年的表现或有改观。经历一年下跌后,港股估值处于底部区域,如果产业政策、经济基本面、流动性中有一项或多项出现改善,那么,出现估值修复的概率较大,所以,会重点观察相关产业政策的定调。
东方马拉松投资医药化工行业投资经理王攀峰表示,对港股明年的行情整体偏乐观,美国的通胀和中国的房地产是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的两个关键变量。“均值回归”中长期是起作用的,当前不宜过度追逐热门、高估值的板块,相反,由于当前的极端分化,特别是港股市场出现一些低垂的优质果实,买入并持有这些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有较强的确定性。
睿扬投资表示,对于港股的整体行情不过度悲观也不盲目乐观,很多优质的股票已经进入“击球区”。虽然港股全面大反弹的基础目前尚不具备,但结构性的行情一定孕育其间。未来港股将继续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并且在经过调整之后,港股市场估值的性价比会进一步凸显。
清和泉资本认为,目前来看,A股的机会仍然比H股大。港股整体处于市场底部,明年向上驱动力较弱,预计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影响港股的核心因素,一是中国经济复苏情况,二是美联储加息预期,三是监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