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股询价制度的调整改变了这一局面。9月28日首单按照新规则询价的高铁电气,剔除1%的最高报价后,高于四数孰低值的有效报价区间为7.18元~8.00元/股,有效报价区间宽度约11%,紧随其后完成询价的中自科技、凯尔达的有效报价区间进一步扩大到20%~40%。而询价制度修订之前,IPO询价入围报价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往往出现仅几分钱的落差,区间宽度不足1%。
新股询价制度调整之后,“抱团压价”被遏制,随之而来的是发行价持续走高。上述23只科创板、创业板个股中,剔除1只未披露相关费用后平均承销保荐费用是8939万元,相较年内询价制度调整前的4730万元接近翻倍。
不过,投资者打新收益则开始下降。比如,高铁电气上市首日的涨幅为48.33%,随后几个交易日股价持续下行。而今年以来,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239.65%,中位数也有196.58%,这意味着高铁电气的打新收益远远低于年内平均水平。高铁电气之后上市的中自科技、凯尔达等甚至相继首日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