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从渠道端还是供货端,智能物联网(AIoT)的火爆程度已经得到多方反馈和业绩印证。虽然新冠疫情扰乱了供应链,电子行业普遍面临缺芯涨价、运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导致利润率受压制,但是智能物联网持续落地,自主生态圈的打造已经势不可挡。
“从我们获悉的情况来看,物联网领域是本轮芯片缺货重灾区。”在日前行业交流会上,深圳华强旗下子公司湘海电子董事长杨林表示,现在物联网端的客户反映订单有的是,就是缺芯片,如果芯片能保障,订单能多接一倍。
据介绍,传统手机业务依旧占据大约六成业务份额,但是物联网发展迅猛,相比手机动辄百万量级,物联网行业需求量级呈现“小而散”的状态,疫情下客户对分销商将更加倚重。
业绩预告显示,作为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龙头公司,深圳华强上半年实现净利3.95亿元~5.08亿元,同比增长40%~80%;公司正在分拆华强电子网集团上市,立足产业互联,解决专注长尾需求,提升小批量采购效率。
另外,被动元器件分销上市公司商络电子、润欣科技等也表示报告期内受到工业物联网等相关领域推动业绩。
从半导体IP授权商的角度来看,芯原股份-U上半年来自物联网的增长迅速,已经反超消费电子,营业收入占比从去年年底的31%提升至本报告期的35.45%,达到3.1亿元。公司董事长戴伟民表示,互联网企业定制化芯片需求将是新的市场驱动力。
但是芯片设计企业也陷入了市场火爆与缺芯掣肘的尴尬境地。
长期耕耘物联网领域的瑞芯微,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1.84倍。公司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主赛道AIoT的需求增长迅速,主营销售收入达到历史新高,同比翻了一番;但毛利率保持稳定,主要考虑到公司终端客户的生存压力,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仍未完全覆盖供应链各环节(包括晶圆封测等)成本上涨幅度。
作为物联网Wi-Fi MCU通信芯片重要企业,乐鑫科技最新披露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约1亿元,同比增加近2倍;扣非后净利润达9002万元,同比增长约5倍。
乐鑫科技的主要客户小米,今年一季度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表现强劲,收入达到182亿元,同比增长四成,其中智能手表收入同比增速超过3倍。据统计,小米的空气净化器、智能门锁产品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名,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稳居前二。
不过,乐鑫科技指出,虽然物联网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的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大幅增长,但由于集成电路行业中的芯片制造及封测产能供应紧缺,导致产品成本略有上升,模组业务毛利率下降。
对于晶圆产能保障,乐鑫科技公司高管表示,目前公司上游供货的晶圆厂是台积电;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对2021年全年产能的作出了规划和预定。“如果未来需求趋势超预期,我们会尽快调整。”据预测,预计晶圆厂产能紧缺到2023年将会有所缓解。
智能控制被视为智能社会的核心技术,是智能设备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但相关智能控制器行业同样需要面对物联网订单火爆与原材料短缺的煎熬,导致利润水平承压。
“现在主要受原材料影响,接不了太多的增量订单。”拓邦高管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另外,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反馈,由于6月疫情反弹防控升级,海运出口限制,运输成本上升,而公司此前与客户签署的订单已经将运费计算在内,所以之后的运输成本提升需要自行承担,也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公司利润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