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运行两周年之际,首批券商跟投的股票也迎来解禁。原本作为压实券商责任的科创板“保荐+跟投”制度,无形中正成为券商盈利来源的一大增长点。
据统计,自7月22日以来,共有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券商跟投股票获得解禁,锁定终止日累计市值为42.89亿元,浮盈29.15亿元。
不过,这些个股解禁后并未出现明显的减持潮,截至8月3日,大多数个股的涨跌幅未超过10%,涨跌幅并不明显,最新市值为42.09亿元。
Wind数据显示,券商跟投科创板业务普遍获得可观的浮盈收益,两年总收益率达到155%,累计浮盈超250亿元,这或许是其不急于减持的原因。
此外,粤开证券指出,作为机构投资者,券商战略配售相对更加注重长线投资,主要的考量因素包括解禁收益率、后市市场预期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等。
自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至今,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中有14家公司股价实现翻倍,其中9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300%。
保荐机构跟投机制是科创板的一大创新举措,要求券商通过另类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对科创板股票进行跟投。按照相关规定,跟投比例可能为2%~5%,锁定期为2~3年。
不同于普通投资者打新还要抽签靠运气,科创板跟投业务正成为券商盈利可观、稳赚难赔的“好生意”。
从数据上看,首批解禁公司中有13家跟投券商盈利超亿元。中信证券在跟投方面仍是当之无愧的“一哥”,保荐跟投了3家首批科创板公司,浮盈达到5.34亿元;位居第二、第三的为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分别跟投2家、6家,浮盈分别3.82亿元、3.63亿元。
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为半导体芯片概念股安集科技(688019.SH),申银万国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投入2602万元,截至8月3日收盘时该部分市值2.01亿元,浮盈1.75亿元,投资回报率达671%。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中,仅有一家公司存在券商跟投部分浮亏的情况,即由中金公司保荐跟投的中国通号(688009.SH),券商投入资金2.11亿元,累计亏损1265.66万元。
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赤坤告诉记者,“跟投机制类似绿鞋机制,都是为了保证IPO成功的具体举措。一方面,券商能够给IPO公司带来一定资金,提高上市成功率;另一方面,如果券商辅导的公司质量不高,股价下跌会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因此客观上会确保和推进科创板IPO的整体质量。”
原本是科创板匹配的上市跟投制度安排,却逐渐成为券商重要的利润收入来源,统计两年来券商跟投数据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券商加入布局,已有的券商则不断进行再融资扩充资本,科创板良好的成长性让各路投资者持续重金加码。
作为A股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短短两年内从首批25家公司扩容至311家,IPO融资额超过3800亿元,占同期A股融资额逾四成,板块市值从零起步,如今突破5万亿元,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整体经营情况在稳步提升。
从业务来看,券商跟投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28起,这些科创板上市公司获配投入资金163.83亿元,券商跟投实现浮盈254亿元,两年实现投资回报率155%。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跟投数量位居前三,浮动盈利分别达到了37.46亿元、34.94亿元以及33.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