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成长的带领之 下,中盘蓝筹开始成为2021Q2市场的共识并获得公募基金大幅增配。细拆产业链来看,动力电池和IC设计是配置最高的两大成长赛道。
在科技成长的带领下,中盘蓝筹成为了基金的共识,其中加仓行业主要集中于电气设备与电子,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行业相对减仓幅度较大。二季度以来,核心资产内部出现了明显分化,市场风格由蓝筹白马向中盘成长切换。在此背景下,不同风格的基金对增配高景气的科技成长类行业达成了共识,具体来看:1)此前重仓消费行业的基金大幅减仓消费,转而增配了高景气高成长的电气设备(+3.67pct)与生物医药(+2.96pct)。2)金融地产类风格基金大幅减仓银行,对电气设备与上游周期开始出现明显增配。3)平衡风格基金大幅加仓科技成长与生物医药,同时逆势小幅增配市场普遍悲观的银行行业。
从不同规模的基金视角来看,加仓科技成为了共识,百亿以上超大基金仍在坚守消费。1)2021Q2风险评价下行,科技成长行业以其高成长性与边际改善优势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各类规模基金2021Q2均加大了对科技成长板块的配置,尤其小规模基金加仓力度较大,20-50亿、20亿以下的基金分别增配科技成长4.2%、3.7%。2)百亿以上规模基金仍选择坚守消费。50-100亿、20-50亿、20亿以下基金消费分别减配消费行业6.5%、5.4%、2.9%,持仓比例均下滑至40%以下。但与之相对比的是,百亿以上基金仍旧坚守消费,逆势增配1.08%。
从产业链的视角细说赛道,新能源车产业链显著增配中游,半导体聚焦于IC设计。新能源车产业链:1)当前主动型基金集中配置在中游动力电池和电池组件行业,上游电池材料出现配置比例的高位下滑。2)下游整车厂商的配置比例出现回升,比例上升至10%,说明了部分基金开始寻找相对估值合理的整车作为配置的方向。集成电路产业链:1)当前主动型公募基金配置比例较高的仍然为IC设计。2)边际增配的层面,IC制造与IC设备在Q2受到了较多地青睐;3)IC封测与被动器件为公募基金相对减配较为集中的细分产业链。
展望未来1-2个季度,市场的核心定价因子仍是成长性G。下半年市场主要有两大宏观风险,国内经济修复步调超预期下行,以及美国持续高通胀引发Taper节奏提前,而高利润增速可同时对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和海外货币紧缩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基于此线索,结合中报预告给予我们的业绩指引我们推荐关注两条投资主线:1)高景气可持续:半导体、新能源之外可关注军工、专用设备等行业;2)行业或将迎来景气拐点,具备配置提升空间的食品饮料、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