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碳市场”)即将开市。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将于14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
受碳市场即将启动影响,碳交易概念股于13日午后加速冲高,百川畅银(300614.SZ)大涨20%封板,长源电力(000966.SZ)、雪迪龙(002658.SZ)、华银电力(600744.SH)等多股涨停。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1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正有序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以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中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核心专家组成员张建宇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在进一步促进减排和降低相关成本的同时,也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碳价信号,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孙国峰表示。
根据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设计,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原则,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他表示,可操作,即明确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可计算,即金融机构可计算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并将碳减排信息对外披露,接受社会监督;可验证,即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政策效果。
央行副行长刘桂平此前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央行正在抓紧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以定向再贷款的形式推出。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央行已于6月议息会议中提出气候贷款便利,该政策的本质是再贷款工具,主要以优惠利率向银行提供定向信贷支持用于投向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领域。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根据央行过往政策经验,诸如支农、支小、扶贫等领域的再贷款定价通常低于普通再贷款工具。碳减排作为当前政策重心,同样可能享受优惠利率。因此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较低利率投放流动性的同时类似于定向降息,可能进一步引导利率下行使得利率债受益。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安排。
他认为,目前看,再贷款工具仍将是最优选择,理由有三:一是再贷款作为定向性的货币政策支持工具,能够实现对于绿色金融领域给予精准支持;二是再贷款利率较MLF利率更为优惠,较低成本的资金对于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也是一个激励性的举措;三是再贷款工具使用起来比较灵活,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在额度方面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可以更好引导金融机构以更优惠的利率加大绿色信贷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