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钛行业龙头宝钛股份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左右,创单季度历史新高。记者实地调研了解到,钛材强周期在持续,伴随海绵钛涨价和下游订单释放,多数企业在手订单充足,加班加点赶工已成常态;下游高端航空航天钛材需求放量叠加民用需求旺盛,助推钛行业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分布着560余家钛材加工企业,其钛产品产量占全国80%以上。因钛产业发达,陕西宝鸡因而得名“中国钛谷”。当地从事民用钛材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现在是不愁订单,量大,工人有时候加班加点都干不完,我们一直在招工。”
在多个招聘网站上,记者也看到多家钛材企业近期发布的招聘信息,职位涵盖研发人员、技术工艺员、材料检测工程师等,且普遍薪资较高。
上市公司西部材料表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军工用钛材订单大幅增长,经与航空航天主要客户的多次深入沟通,军工用钛材需求超出预期,特别是航空航天用薄板的需求。同时,今年民用市场不错,公司的高端民用钛材、锆材等的需求都有增加。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力公司今年的订单量很饱满。”
业内人士表示,近三年来钛材行业步入景气周期,行业盈利水平较高。
钛材行业回暖,也早在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中就有所体现,宝钛股份、西部材料、西部超导等高端钛材制造企业2018年多项财务数据均较上年有所提升,随后两年上述公司业绩均保持高增。以西部超导为例,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3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134.31%。
宝钛股份日前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4.16%左右。其中,4-6月单季度净利增速创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预测的半年度业绩也是公司中报业绩历史最好水平。
作为国内最大的钛材生产基地,宝钛股份研发领域覆盖钛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目前,宝钛股份拥有年产能海绵钛1万吨、钛锭3万吨、钛材2万吨。
2020年,宝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3.38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51.1%,归母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结构优化力度,以航空领域钛材为首的中高端产品比例有所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率。
据了解,钛行业产线主要有两条,一是钛精矿-海绵钛-钛锭-钛材,二是钛精矿-钛白粉的化工条线。在钛材工业线中,海绵钛是钛材工业的核心原材料。通过对海绵钛的再加工,制成各种金属产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海绵钛作为钛产品的核心原料,其在钛材生产成本中占比超80%。值得注意的是,受制于供求关系影响,上游原材料海绵钛价格自2018年就开始上涨。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0级海绵钛主流报价为7万元/吨,较上月上涨2000元/吨。海绵钛价格也一定程度上助推钛材行业盈利水平上升。
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钛材制造企业也加速扩大产能,并进行高端军工钛合金产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