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日,川财证券分析师指出,“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出174亿元,创年内单周净流出最高数据,此次单周流出最大值或与上周中美第十一轮经贸磋商有关,但此次流出更多来自于情绪面的震荡,而非外资的系统性转向,MSCI的扩容将再度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此外,今年以来,外汇局已累计批准25家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共计287.4亿美元的投资额度,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外资对A股市场的配置力量将进一步加强。”
中信证券此前预计,2019年年内增量资金的绝对大头是外资,预计5月份的流入量环比4月份将有明显增长。从二季度开始到年末,预计外资将是增量资金的绝对大头,有望达到5241亿元,外资的流入节奏和配置风格对年内的市场会产生决定性作用。
A股进入“磨底”期
尽管外资后续增量可期,但该因素能否改变A股当前的压抑格局,却要打上问号。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指出,“MSCI纳A扩容带来的资金增量确实不小,但市场短期内会做出什么反应,很难预期。外资是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以A股每天6000多亿甚至1万亿的成交金额来看,外资显然不是影响市场的主导因素。因此,MSCI扩容对市场的正面影响值得关注,但市场能否就此扭转调整格局,关键还要看主导影响因素。”
实际上,尽管上周五市场爆发惊天逆转行情,但认为市场将延续调整格局的机构仍占多数。
5月13日,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虽然上周五市场走出“深V”行情,但海外环境仍存不确定性,“利空出尽”的看法过于乐观,市场短期可能震荡调整。
九泰基金亦认为,股市预计仍将维持震荡。其表示,“主要是风险偏好修复向上有顶,指数向上也没有催化,从过去市场看调整也不会就此结束,当前仍然是主基调。
国寿安保基金进一步表示,“在经历了近期快速调整后,市场回到了前期均衡偏低的位置,股票市场大趋势向上是没有改变的,但确实在风险偏好难以恢复的情况下,重拾上行趋势需要一些时间的沉淀和消化。我们认为,估值重新调整回比较合理偏低的水平,对后续市场可以看得乐观一些,不过还是在左侧交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