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走弱,主要股指在上周五触底反弹之后本周一(5月13日)仍然未能扭转偏弱运行格局。在此背景下,多家私募、公募和外资机构的最新策略观点显示,目前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大势的研判仍不悲观。多家私募机构认为,在利空逐步消化后市场进一步下行的空间预计将较为有限。以白马蓝筹、大消费等为代表的A股“核心资产”,受到多数投资机构的共同关注。
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A股市场在经过上周五的触底反弹后,本周一再度出现震荡回调。从主要股指的具体表现来看,截至5月13日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等四大股指分别下跌1.21%、1.43%、2.16%和2.01%。从市值风格角度来看,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风格指数的单日表现虽然略好于中小创等中小市值指数,但相对优势并不突出。
从A股市场的个股涨跌表现来看,沪深两市个股尽管依旧涨少跌多,但杀跌动能较上周前半周已有明显改观。数据显示,13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分别为2026亿元和2636亿元,均为今年2月15日至今的单日第二低成交,仅略高于上周四的1974亿元和2366亿元。
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旧偏低。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收盘时,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沪深300等五大指数的最新市盈率(整体法),分别为12.92倍、24.18倍、24.06倍、53.86倍和11.80倍。从历史纵向对比来看,除创业板指外,其余四大指数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
上海汇利资产总经理何震表示,上周以来A股市场大幅波动,一方面是受外部环境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投资者在经历2018年的调整后,对于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仍然不足。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并好于预期,均展现出中国经济十足的韧性,这将为应对外部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较大的腾挪空间。具体到股指运行方面,何震分析表示,近期市场加速调整之后,上证综指等主要股指已经下行至本轮市场涨幅的“半分位”附近,虽然短期市场回调可能还没有结束,但进一步调整的空间预计将较为有限。
深圳上善若水资产投资总监侯安扬认为,2018年A股市场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反映,整体可以称之为“亦步亦趋”。今年A股市场对此的反馈,则很可能是一步到位。最近三周以来,A股市场的累计跌幅,已经基本与2018年2月到6月的下跌幅度大体相当。整体而言,上周以来A股市场经过一段快速下行之后,对消息面相关利空因素的反映可能已经接近完成。而从市场估值来看,目前沪深300指数12倍左右的市盈率、1.4倍左右的市净率,也表明市场在本轮回调之后,已经再次进入低估状态。
来自朴石投资、天和投资等私募机构的市场观点也指出,虽然短期内A股因外部消息面冲击而出现回调,但未来中短期市场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下跌的基础。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已经逐步企稳,去年以来市场对于外部不确定性也有一定预期;另一方面,A股市场当前资金流动性仍旧良好,上市公司尤其是优质龙头企业的业绩稳定。考虑到国内宏观政策面逆周期调控已经愈发成熟,A股市场一方面“下跌有底”,另一方面在阶段性风险出清、恐慌情绪已过的背景下,短期仍有望迎来修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