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上证指数下跌1.21%,报收2903.71点,创业板指数下跌2.01%。从亢奋到快速调整,市场情绪难免急躁。这个时候考验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定力。毕竟不同于2018年情形,基本面支撑下牛市根基仍在,非理性因素只能短期左右市场。
科技股“挑大梁”
5月13日,A股未能延续上周的普涨行情,分化明显。市场成交量再度萎缩,两市合计约4662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跌,券商、保险、银行等金融股领跌,科技股表现较为亮眼。
事实上,在近期大盘调整过程中,科技股成为资金首选“避风港”,涌现了大港股份、春兴精工、华胜天成等一批强势股。
“当前需要重视科技股投资机会,从历史经验看,能够穿越市场调整的品种,后市往往值得高看一眼,如今年的氢能源、工业大麻等主题。”市场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机构对科技品种明显加大了推荐力度。“接下来科技股将阶段性跑赢大盘。”东吴证券策略分析师王杨表示,支撑理由有三个:首先,以1990年以来全A单日跌幅超过5%的时间为样本,就上涨概率而言,以单日跌幅达5%为分水岭,大跌之前,上证50和创业板的下跌概率更高,即均大于50%,而创业板的下跌概率更是显著高于上证50;大跌之后,上证50和创业板指的上涨概率更高,二者比较来看,大跌次日和后三日,上证50上涨概率高于创业板指,大跌后十日和后十五日,创业板指的上涨概率高于上证综指。
其次,科创板渐行渐近,有助于阶段性推升A股科技板块估值。
最后,企业盈利和宏观环境对风格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有不同的结论。即,以一个月的时间维度看,4月经济数据回落有利于科技跑赢价值;以半年左右的时间维度看,企业盈利触底回升背景下,市场回归基本面,优质的科技龙头和价值龙头双轮驱动。
而华泰证券策略报告指出,历史上A股每轮牛市所处的经济与流动性周期位置虽然均有不同,但每轮必定对应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若这一轮市场风格若非科技股占主导,则难言牛市;若有牛市,则大概率反映经济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对应科技股主导。”
牛市根基仍在
2015年2月初的一波下跌,沪指走出“M头”形态,导致市场对牛市看法不再淡定。和眼下有着些许相似。
本轮行情从年初沪指2440点到4月8日的3288点,短短3个多月左右时间涨幅高达35%,基本收复去年全年的跌幅。因此在经历如此快节奏的大涨后,A股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只不过,在外部事件冲击下,A股上周经历一轮非理性杀跌。
虽然短期内一系列扰动因素会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但决定股市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是企业的盈利指标,基本面拐点是市场行情由反弹蜕变至反转的充分必要条件,回顾A股历史走势,可以清晰看到,每一轮牛市行情的背后均有基本面拐点的出现。
据国信证券统计,从2019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来看,A股已经出现了利润增速触底反弹,ROE水平止跌企稳的迹象。一季度全部A股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从去年的-44.7%反弹至9.9%,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回升,其中主板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由负转正,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跌幅则大幅收窄。从盈利的影响因素来看,一季度全部A股单季营收增速小幅回升,毛利率改善,三项费用率降低。而且从各行业盈利状况来看,一季度A股行业单季利润增速普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