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行业一季度以来的市场表现,正在打破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水泥行业再度实现“量价齐升”,迎来开门红。去年全年,水泥行业总利润达到1545亿元,盈利能力和毛利水平均曾创出历史新高。
首季盈利超预期
“在2019年一季度我国宏观面基本面向好,整体经济增长超预期的背景下,水泥行业整体利润达到256亿元,水泥价格较去年同期也出现上行。” 中国水泥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数字水泥网执行总裁陈柏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统计局此前数据也显示,2019年前两个月水泥行业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实现利润总额134亿元,预计一季度利润将继续增至250亿元,但利润增速比去年同期明显收窄。
水泥行业企业的高盈利,从龙头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中也可窥见一斑。
冀东水泥(000401)发布2019年一季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08亿元,同比增长47.74%;净利润4490.65万元,同比增加6.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在一季报业绩预告中曾表示,期内公司水泥和熟料综合销量约1415万吨,较去年同期同口径增加约350万吨。
此外,西北地区特种水泥生产基地祁连山(600720)一季度也成功扭亏,净利润达1287.81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39亿元。一季度,海螺水泥(600585)实现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27%;华新水泥(600801)期内也实现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增加91%。
“2019年一季度水泥价格延续去年底的较高水平,价位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一方面国内基建投资力度持续,房地产投资也实现稳中有升,水泥下游需求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北方地区冬季限产力度持续,水泥市场库存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地区甚至有供不应求情况出现。”谈到一季度水泥行业整体形势,陈柏林分析。
市场改善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水泥行业市场经营改善。据数字水泥网数据,2019年一季度,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房地产投资增速11.8%、基建投资增速4.4%,增速环比均实现提升。而2019年一季度,供给端依旧受制于包括在错峰生产、环保限产在内的制约,虽然去年底推行的差异化错峰,使得部分产能豁免,但数量相对较少,在需求形势总体回升的情况下,行业水泥总体库存水平依旧处于历史低位。维持在50%~60%之间的较低水平。局部区域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区的库容比更是低于50%以下。
虽然一季度是我国水泥行业的传统需求淡季,但据数字水泥网监测的水泥发货量指数看,2019年一季度比2018年一季度水泥发货量提升20%以上。西南、西北、华东都有比较好的表现。从包括冀东、祁连山多个上市公司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报来看,企业水泥销量增长明显,部分企业综合销量同比增长达到20%~30%。
在一季度整体需求提振的背景下,水泥熟料产量为2.75亿吨,同比增长11.44%,利用率水平同比去年有所回升,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2%。2019年一季度,全国累计水泥产量3.92亿吨,同比增长9.4%,去年同期为下降4.5%。3月份,全国水泥市场需求继续好转,其中,北方地区除东北、内蒙和新疆外,需求陆续恢复,南方地区需求快速回升,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8亿吨,同比大幅增长22.2%,去年同期为下降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