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4、独角兽
A股积极拥抱新经济企业的同时,独角兽企业回归热情不断升温。上半年,监管层亦为独角兽企业开辟了快速通道。独角兽企业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先后上市,成为A股中的一员。
其中,作为中概股回A第一股且有着医药界“华为”之称的药明康德,自披露招股书之后就备受市场关注。而药明康德的上市进程可谓迅速。从该公司招股书预披露更新至成功过会仅仅50天左右的时间。药明康德也成为首家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另外,以创业板首家独角兽身份登陆A股的宁德时代,则从招股书预披露更新到顺利过会,历时仅24天,以此刷新了药明康德之后工业富联36天“闪电”过会的纪录。上市之后的宁德时代也不断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在连续斩获6个涨停板后,宁德时代轻松登顶创业板市值“一哥”席位。
需要指出的是,工业富联采用“战略配售+网下部分锁定”的创新发行方式,使得“沉寂”多年的战略配售重出“江湖”。
NO5、沪伦通
近期,“沪伦通”即将开通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推进,距离开通的目标也渐行渐近。沪伦通既有别于陆港通,也与传统IPO模式不同。沪伦通是将对方市场的股票转换成DR到本地市场挂牌交易,“产品”跨境,但投资者仍在本地市场。
具体来看,“沪伦通”存托凭证业务开展初期,境外发行人并无融资安排,仅以非新增股票为基础证券在境内公开发行上市中国存托凭证,但境外发行人后续可以配股的形式新增中国存托凭证上市。发行CDR流程,境外发行人及境内保荐人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中国证监会通过上交所受理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报送的申请文件—上交所审核—证监会核准,但无需提交发审委审核。国内上市公司发行GDR允许融资;国内上市公司可以其新增股票或非新增股票为基础证券在境外上市存托凭证,定价规则与A股定增类似。
无疑,“沪伦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NO6、国资驰援
2018年即将落幕,今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事件数量竟然创出近10年的新高。据统计,2014年-2017年、2018年1月-11月,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件分别有89起、85起、62起、85起和124起(包括进行中、已完成、终止等状态)。
今年124起中,控制权已经完成变更的达97起,也意味着2018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数量将创下近10年的新高。据不完全统计,10月至11月期间,控制权变更事件的高峰期,多达4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控制权变更相关公告,其中28家的受让方来自地方或中央国资委,占比近70%,而这些变更大部分仍在进行中。
而自10月份起,“为民企纾困”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最热话题。地方政府、券商、保险资管纷纷出钱,推出“纾困基金”。据东吴证券统计,目前“纾困基金”规模已超5000亿(若考虑央行合计3100亿的民企信贷及债券融资支持资金,则总规模超8100亿)。据不完全统计,地方政府成立的纾困基金总规模约1800亿元。
NO7、退市常态化
回顾2018年,“退市”二字无疑成为了A股市场制度改革的“关键词”。除了退市新规在今年11月正式落地之外,吉恩镍业、昆明机床、烯碳新材、中弘股份、*ST长生5家公司相继被宣告退市,困扰A股市场多年的退市顽疾得到缓解。其中,由于连续四年亏损,吉恩镍业、昆明机床两家公司打响了年内退市的第一枪,上交所于今年7月13日对上述两家公司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吉恩镍业、昆明机床也由此成为年内首批退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