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支付宝宣布刷脸支付产品再升级,“扔掉手机,出门刷脸”或可成为新趋势,而事实上,多家机构认为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前景广阔,那么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有哪些呢?
巨头布局刷脸支付
12月13日,支付宝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脸支付产品—— “蜻蜓”,直接将刷脸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80%。今后无论是大的医院、超市、餐厅、品牌零售店,还是路边的便利店、夫妻店甚至菜市场,刷个脸就能把钱付了。
据报道,这款刷脸支付产品的外形如同一个台灯,只是取代“灯泡”位置的是一块书本大小的刷脸显示屏。将它接入人工收银机,并放置在收银台上,顾客只要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
早在 2015 年 3 月,马云就在德国 CeBIT 展会开幕式上发布并演示了人脸支付技术,同年年末,蚂蚁金服人脸认证登陆功能正式上线。但由于刷脸支付商用化对安全性要求更高,且容易受真实场景复杂性影响,该功能于2017年才正式商用。
而除阿里外,去年底,京东金融宣布,正式上线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京东超脑”。苏宁首家可刷脸购物的无人店正式营业,百度也在去年5月份的联盟峰会上提到了内部员工在百度食堂里的刷脸支付应用。
人脸识别前景
11月份支付宝发布了一则数据,其中显示在2018年双11电商大促期间,天猫创造了2135亿元的交易记录,而在这些交易中有60.3%笔订单是通过指纹、脸部识别的生物识别方式支付,这意味着生物支付时代已经到来。
事实上,无论是卡支付还是手机支付,都需要通过随身携带的外物介质来完成,支付过程较为繁琐。而刷脸支付只需借助用户本身的生物特征,不需要介质辅助,无疑大幅简化过程提升体验。在万物互联时代,像刷脸支付、语音交互、声纹识别等各种生物识别技术将有望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源于技术本身进步的支撑;另一方面万物互联的网络里,每一个单元都需要有表征自身特征的独立 IP,对于用户而言,生物特征的不重复性将是很好的特征表达。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刷脸支付比密码支付更安全更便捷,随着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刷脸支付或在未来3年内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银河证券分析师沈海兵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脸识别技术的入口价值不可低估。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人脸识别全球潜在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人脸识别技术全球领先,将成为人脸识别领域的主战场,未来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华金证券分析师谭志勇认为,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一大分支,人脸识别技术具有起步早、应用广的优势,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排头兵,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基本均在15%以上,人脸识别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预期更是高大166%以上。
人脸识别概念
由于人脸识别具有广阔前景,机构也纷纷表示看好。
其中信达证券分析师边铁城表示,看好人脸识别。重点关注拥有人脸识别全产业链的优势企业海康威视(002415)、大华股份(002236)、川大智胜(002253)、拥有人脸识别产品核心零部件的水晶光电(002273)等。
浙商证券分析师杨云建议,关注在细分领域人脸识别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标的:大华股份、海康威视、佳都科技(600728)、东方网力(300367)等。
附A股主要涉及人脸识别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