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破除以药补医,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总结来自福建省三明市,以及江苏、安徽、福建和青海等省份综合医改试点共8个方面24条经验。
深化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改革各项工作,深化医改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意见强调,当前,深化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利益调整更加复杂,体制机制矛盾凸显。总结推广前期深化医改创造的好做法和成熟经验,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藩篱,有利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8个方面运用典型经验推进医改
意见指出,从8个方面运用典型经验,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为深化医改提供组织保障;破除以药补医,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发挥医保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医疗服务的外部制约;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为重要抓手,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发展和规范社会办医,满足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
意见明确,加大推广力度,增强深化医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推广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加强对推广工作的督查指导,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说,各地要深刻认识推广医改经验的重要意义,确保改革经验生根落地,产生实效。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探索改革有效实施路径,鼓励区域联动。今后还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进一步总结各地创造的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政策。 新华社
新一轮医改带来的“健康红利”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
2016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人均420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大幅提升,实施12大类45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县开展基层首诊试点,县域内就诊率达80%以上。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30%以下。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80%的居民15分钟能够到达医疗机构。
全国1977个县(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扩大到200个。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
地方经验
如何啃医改的硬骨头?
建立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新一轮医改爬坡过坎,地方经验在破解医改难题方面的有效探索引发各方关注。
降药价补医价
福建三明市:公立医院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通过实行药品限价采购、严格控制医师处方权和抗菌药物使用挤压药品耗材流通使用环节的水分。对于作为影响药价基础性环节的药品流通领域,推行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两票制”,即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药品生产企业为配送负总责,实行全区域统一配送。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保同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