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昨日,国务院批复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这意味着东北经济的转型之路全面进入正规。同时,据中国证券网消息,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卫计委、食药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下称“指南”),旨在加快医药工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多家券商机构分析认为,东北板块、东三省国企改革、医药电商等相关板块迎来政策利好,后市行情可期。
政策助力东北经济发展
此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助力东北经济转型升级。8月22日,发改委印发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今后拟在东北开工12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6万亿元。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昨日国务院的批复也意味着《规划》正式确定。
此次《规划》中指出,要将《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要改革任务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起来,完善推进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分解落实各项工作,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对此,东吴证券指出,2013年以来,东北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推动东北振兴成为决策层的重点关注。东北经济所面临的转型发展挑战,需要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和所有制结构单一的问题。《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传统资源型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东北地区通过改革和开放扭转局面。
多家券商机构分析认为,未来东北板块、东三省国企改革、制造业升级等板块将有活跃表现,建议关注东北电气、一汽轿车等相关个股。
“互联网+医药”稳步前行
《指南》具体指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医药”,发展智慧医疗产品。开发应用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移动医疗产品、可穿戴设备,各种类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健康管理软件,可实现远程监护、咨询的远程医疗系统。加强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指导疾病诊治、药物评价和新药开发,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人,仅占网民的22.1%,互联网医疗用户的上升空间巨大。
此外,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发布的《2016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投融资蓝皮书》指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14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到157.3亿元,增长率达37.98%。
国海证券谭倩认为,互联网医疗投资在2015年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随着大批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失败,二级市场的投资热度也降到了低谷。但实业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经过前期的积累,模式也越来越成熟,整个行业向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也越来越成熟。
有投资机构建议关注医药电商企业以及医疗信息化企业,如九州通、太安堂、万达信息等个股。